毛褥
拼音máo rù
注音ㄇㄠˊ ㄖ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毛毯的别名。 宋 俞琰 《席上腐谈》卷上:“毯之异名曰毛褥。”
基本含义
- 形容贫穷、简陋的生活环境。
详细解释
- 毛褥是由“毛”和“褥”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毛”指的是粗毛,常用来形容简陋、贫穷的生活环境;“褥”指的是褥子,是指铺在床上的被褥。毛褥这个成语形容的是贫穷的生活环境,比喻生活条件极其困苦。
使用场景
- 毛褥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贫困的生活环境,可以用于描述家境贫寒、生活简陋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生活条件差、生活水平低下的场景。
故事起源
- 毛褥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三国演义》中。在小说中,刘备在卧龙山遇到了诸葛亮,诸葛亮给刘备布置了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面只有一张毛褥。这个故事形象地描绘了刘备当时的贫困生活环境,从而衍生出了“毛褥”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毛褥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毛”和“褥”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生活条件非常困苦,住在一间毛褥的茅草屋里。2. 这个地方的环境很差,简直就是个毛褥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毛褥”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躺在一张非常简陋的被褥上,被褥上全是粗毛,形象地描绘了贫穷、简陋的生活环境。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来扩展对“毛褥”的理解,比如“毛遂自荐”、“毛骨悚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的房子很小,里面只有一张毛褥,非常简陋。2. 初中生:那个农村的孩子过着毛褥的生活,没有电视、电脑,也没有好的学习条件。3. 高中生:他出身贫寒,从小就生活在毛褥之中,但他通过努力学习,最终考上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