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土木形骸在词典中的解释
xínghái

土木形骸

拼音tǔ mù xíng hái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tǔ mù xíng hái ㄊㄨˇ ㄇㄨˋ ㄒㄧㄥˊ ㄏㄞˊ

    土木形骸 

    形体象土木一样自然。比喻人不加修饰的本来面目。《晋书·嵇康传》:“ 康 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刘伶 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宋 陆游 《老鳏》诗:“水际山前有老鰥,终年无事亦非闲。渊源师友简编上,土木形骸鱼鸟间。”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 萧伯玉 曰:‘世家子家,须以数百卷书浸贯於胸中,虽悠悠忽忽,土木形骸,而远神自出。’”

基本含义

  • 指建筑物或工程的基础结构,比喻事物的根本或基础。

详细解释

  • 土木形骸是由“土”、“木”、“形”、“骸”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土”代表土地,指建筑物的地基;“木”代表木材,指建筑物的骨架;“形”代表形状,指建筑物的外形;“骸”代表骨骼,指建筑物的基本结构。整个成语意味着一个建筑物或工程的基础结构。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比喻事物的根本或基础。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事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强调事物的基础和根本。

故事起源

  • 《战国策·赵策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赵国的骑兵队伍实力强大,但缺乏合适的马匹。国王向丞相咨询解决之道,丞相建议先从基础入手,修建好马厩和马坛,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国王接纳了丞相的建议,修建了坚固的马厩和马坛,最终成功培养出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这个故事形成了成语“土木形骸”,用来比喻事物的基础和根本。

成语结构

  • 四个字的成语,由“土”、“木”、“形”、“骸”组成。

例句

  • 1. 培养好学生的基本素质是教育工作的土木形骸。2. 在创业中,打好基础是企业成功的土木形骸。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四个字分别与其含义联系起来记忆。例如,将“土”与土地的基础联系在一起,将“木”与建筑物的骨架联系在一起,将“形”与形状联系在一起,将“骸”与骨骼联系在一起。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建筑、工程相关的成语,如“一砖一瓦”、“基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从基础学习,把好基础打好,这是学习的土木形骸。2. 初中生:学习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的,基础学科是学习的土木形骸。3. 高中生:科学研究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基础,这是科研的土木形骸。4. 大学生:创业需要打好基础,市场调研和产品研发是创业的土木形骸。

拆字解意

土木形骸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