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龙套在词典中的解释
lóngtào

龙套

拼音lóng tào

注音ㄌㄨㄙˊ ㄊ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 龙套 lóngtào
    (1) [actor playing a walk-on part in Chinese old-style opera]∶中国戏曲中成队的随从或兵卒所穿的戏装,上面绣有龙纹
    (2) [utility man]∶演各种配角兼做戏院杂工的演员
    跑龙套

英文翻译

  • 1.actor playing a walk-on part in old-style opera; utility man

详细解释

  • (1).戏曲演出中成队的随从或兵卒所穿的戏装。因绣有龙纹而得名。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四:“同样是龙套便得分红、绿、白、黄、黑五色。”
    (2).穿龙套的演员,配角。 顾锡东 《龙虎斗》第三场:“ 呼延寿廷 下马,四龙套下,姑嫂迎入,同坐下。” 巴金 《关于<还魂草>》:“从一九六二年到现在我走了多长的路,我像一个平庸的演员跑了十几年的龙套,戏装脱掉我应当成为我自己了。”

基本含义

  • 指在戏剧、电影等演出中,扮演配角或群众演员的演员。比喻在某种活动中充当次要角色或起到衬托作用的人。

详细解释

  • 成语“龙套”源自戏剧演出中的配角,原本指的是在舞台上扮演龙或套龙的演员。后来,这个词引申为指在戏剧、电影等演出中扮演次要角色或群众演员的演员。这些演员通常没有太多台词或重要的戏份,他们的角色更多地是为了衬托主角或营造氛围。因此,“龙套”在日常生活中也用来比喻在某种活动中充当次要角色或起到衬托作用的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在某个活动或场合中充当次要角色或起到衬托作用的人。例如,当某人在会议中只起到背景作用而没有发言权时,可以说他是会议的“龙套”。

故事起源

  • 成语“龙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戏剧演出中。在古代的舞台剧中,常常有扮演龙或套龙的角色,他们的任务是在舞台上展示出壮丽的龙形象,以增加剧目的视觉效果和戏剧张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扮演配角或群众演员的演员就被称为“龙套”。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形容词和名词。

例句

  • 1. 他在公司里只是个“龙套”,从不发表意见。2. 这个角色只是个“龙套”,没有太多戏份。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龙套”。可以想象自己参与一场戏剧演出,扮演的是一个龙套角色,只是在背景中起到衬托作用,没有太多重要的戏份。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戏剧、电影相关的成语,例如“主角”、“配角”、“群众演员”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班级演出中扮演了一个龙套角色,没有台词但非常努力。2. 初中生:她在校园话剧中担任了一个龙套角色,为主角的表演增添了很多色彩。3. 高中生:在学校的音乐剧中,我被安排成了一个龙套,虽然没有太多戏份,但我很享受演出的过程。4. 大学生:在大学的话剧社团里,我经常扮演一些龙套角色,这是我锻炼演技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