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公公
拼音tǔ dì gōng gōng
注音ㄊㄨˇ ㄉㄧˋ ㄍㄨㄙ ㄍㄨㄙ
繁体
基本解释
土地神。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回生》:“土地公公,今日开山,专为请起 杜丽娘 ,不要你死的,要个活的。”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在小小的神龛子里,一对泥塑的菩萨,还端端正正,站在那里。他们就是土地公公和他的夫人。”
基本含义
- 指土地神明,也用来比喻土地的主人或保护者。
详细解释
- 土地公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灵,被认为是守护土地的神明。因此,“土地公公”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土地的主人或保护者。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很负责任、很关心和照顾他人的人。
使用场景
- 土地公公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对土地或者他人的关心和保护。比如,你可以用它来形容一个农民非常爱护自己的土地,或者一个老师非常关心和照顾学生。
故事起源
- 土地公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神灵。人们相信土地公公能够保护土地并给人们带来好运。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社会,人们希望通过祭祀土地公公来祈求丰收和平安。
成语结构
- 主体部分是“土地公公”,表示土地的主人或保护者。
例句
- 1. 这个农民对他的土地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真是个土地公公。2. 我们的班主任是个非常关心学生的人,可以说是个土地公公。3. 这个社区的居民都非常喜欢这位保安,因为他就像个土地公公一样,时刻保护着我们的安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你可以想象一个土地公公站在自己的土地上,保护着它,关心它,就像一个负责任的主人一样。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神话故事感兴趣,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土地公公的故事和传说。此外,你也可以学习更多与土地和农耕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附近有个土地公公庙,每年我都会去那里祈求好运。2. 初中生:我爷爷是个农民,他对土地非常关心,真是个土地公公。3. 高中生:我们班的班长像个土地公公一样,总是关心和照顾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