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妄
拼音gǒu wàng
注音ㄍㄡˇ ㄨ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胡作非为。 汉 贾谊 《治安策》:“俱亡耻,俱苟妄,则主上最病。” 三国 魏 曹丕 《答司马懿等令》:“世之所不足者道义也,所餘者苟妄也。”
基本含义
- 苟且草率,轻率不严肃。
详细解释
- 苟妄原指草率、轻率、不严肃,形容人言行草率,不经过深思熟虑。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不认真负责、敷衍了事的人。
使用场景
- 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苟妄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不认真负责、敷衍了事的人。比如,当你的同事只是草草完成工作,没有做到认真负责时,你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批评他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左传·哀公二十一年》中有这样一则故事:鲁国的公子苟且不务正业,只是玩乐,不思进取。有一天,公子苟且在庙堂上听到了一位老者说:“君子不苟妄。”意思是说,君子不能草率、轻率行事,应该认真负责。公子苟且听后感到非常羞愧,决心改正自己的错误。
成语结构
- 苟妄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其中“苟”表示草率、轻率,“妄”表示不严肃。
例句
- 1. 他的工作总是苟妄,从来不认真负责。2. 在学习中,我们要避免苟妄的态度,要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苟妄”与“草率、轻率”这些词语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结合故事起源中的公子苟且的故事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苟妄这个成语与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敷衍塞责”、“草率从事”等都有一定的关联。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些成语,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那个同学,他的作业总是苟妄地随便写。2. 初中生:老师批评他的时候,他总是苟妄地解释说自己没有时间。3. 高中生:考试前他从不认真复习,总是苟妄地抱着侥幸心理。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苟妄”这个成语。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