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病蔽在词典中的解释
bìng

病蔽

拼音bìng bì

注音ㄅㄧㄥˋ ㄅ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病癖。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常有閒暇,间则有作,识足下时,有诗数百篇矣。习惯性灵,遂成病蔽……凡所对遇异於常者,则欲赋诗。”

基本含义

  • 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康复。

详细解释

  • 病蔽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病”指的是疾病,“蔽”指的是遮蔽、笼罩。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疾病严重到无法康复的状态。

使用场景

  • 病蔽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疾病的严重程度,特别是指疾病无法治愈或恶化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医学领域或者日常生活中的疾病状态。

故事起源

  • 病蔽这个成语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源自《资治通鉴》。相传,在唐朝时期,有一位叫王定国的官员得了重病,病情越来越严重,医生无法治愈。最后,他的病情变得无法康复,被形容为病蔽。

成语结构

  • 成语“病蔽”的结构是一个形容词+动词的组合,形容词“病”修饰动词“蔽”。

例句

  • 1. 他的病情已经病蔽,医生无法治愈。2. 这种疾病已经病蔽到无法康复的地步。

记忆技巧

  • 记忆成语“病蔽”可以使用联想记忆法。可以想象一个被黑暗笼罩的病人,病情严重到无法康复的状态。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疾病相关的成语,如“病入膏肓”、“病从口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病情已经病蔽,医生无法治愈。2. 初中生:这种疾病已经病蔽到无法康复的地步。3. 高中生:这个病人的病情已经病蔽,家属非常担心。4. 大学生:医生告诉他,他的病情已经病蔽,无法康复。

拆字解意

病蔽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