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烧灯在词典中的解释
shāodēng

烧灯

拼音shāo dēng

注音ㄕㄠ ㄉㄥ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烧鐙 ”。1.点灯。 唐 王建 《宫词》之八九:“院院烧灯如白日,沉香火底坐吹笙。” 明 袁宗道 《晚晴偏书》诗:“静嘿怜童僕,烧灯夜未眠。” 叶叶 《庚戌纪事》诗之一:“彻夜烧灯钓月舫,可知杯酒即天涯。”
    (2).指举行灯会或灯市。《旧唐书·玄宗纪下》:“﹝ 开元 二十八年春正月﹞壬寅,以望日御 勤政楼 讌羣臣,连夜烧灯,会大雪而罢,因命自今常以二月望日夜为之。”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国朝上元节烧灯盛於前代,为綵山峻极而对峙於 端门 。”
    (3).指元宵节。 宋 蒋捷 《绛都春》词:“归时记约烧灯夜。早拆尽、鞦韆红架。” 清 纳兰性德 《金菊对芙蓉·上元》词:“狂游似梦,而今空记,密约烧鐙。” 清 洪亮吉 《吴上舍文桂倚梅图》诗:“纔过烧灯无几日,误书穀雨我心惊。”参见“ 烧灯节 ”。

基本含义

  • 形容夜间不休息,继续学习或工作。

详细解释

  • 烧灯是指夜间点灯学习或工作,不休息。这个成语源自于古代没有电灯的时代,人们需要点燃灯火来继续工作或学习。因此,烧灯成为形容人们为了追求知识或工作目标而不休息的表达。

使用场景

  • 烧灯常用于形容人们在晚上或深夜持续学习或工作的情境。可以用于夸赞一个人的勤奋和努力,也可以用于自我激励或鞭策自己继续努力。

故事起源

  • 烧灯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当时人们没有电灯,只能点燃灯火来照明。据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庞统的人,是一位非常勤奋好学的学者。他每天晚上都点燃灯火,不休息地学习。因此,烧灯成为了形容人们勤奋学习的成语。

成语结构

  • 烧灯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烧”和名词“灯”组成。

例句

  • 1. 他为了考试烧灯到深夜,终于取得了好成绩。2. 她每天晚上都烧灯工作,从不懈怠。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法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在深夜点燃灯火,坚持学习或工作的场景,以及努力追求知识或目标的决心。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熬夜、昼夜不停。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为了考试烧灯到很晚,希望能考好成绩。2. 初中生:他每天晚上都烧灯学习,为了进入理想的高中。3. 高中生:我决定烧灯备战高考,争取上个好大学。4. 大学生:为了完成毕业论文,我烧灯到深夜写作。5. 成年人:他为了工作烧灯到凌晨,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

拆字解意

烧灯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