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寓兵于农在词典中的解释
bīngnóng

寓兵于农

拼音yù bīng yú nóng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yù bīng yú nóng ㄧㄩˋ ㄅㄧㄥ ㄧㄩˊ ㄋㄨㄙˊ

    寓兵于农(寓兵於農) 

    谓给农民以一定军事训练,平时务农,战时参战。或指军队屯垦。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八旗之制》:“宜仿《周礼》寓兵於农之策,开垦塞上閒田,以及京畿旗税官地,使其各事南亩,生有定业。” 清 龙启瑞 《<粤西团练辑略>序》:“团练者即古寓兵於农之意,而变通其法以适时用者也。” 郭沫若 《集外·<侈靡篇>的研究》:“统上所述,可知作者对于军事上的见解是主张寓兵于农,谨小慎微,交近防远,而切忌好大喜功,轻举妄动,侵略残杀的。”

基本含义

  • 将兵力安排在农村中,表示军事力量与农业生产相结合。

详细解释

  • 寓兵于农是一个汉语成语,寓意是将军事力量与农业生产相结合,通过将军队驻扎在农村中,保障国防安全的同时也提高农业生产力。

使用场景

  • 寓兵于农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军事力量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情况,也可以用来指军事力量在农村中的布置。

故事起源

  • 寓兵于农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的齐国国君齐襄公将军队驻扎在农村中,将军队与农民一起从事农业生产,以此保障国家的军事力量和农业生产。这样的安排使得齐国在战争时能够有足够的粮食供给,保障军队的作战能力。

成语结构

  • 寓兵于农的结构是“寓兵于农”,其中“寓”表示将军队安置在,”兵“表示军队,”于“表示在,”农“表示农村。

例句

  • 1. 这个国家的国防政策是寓兵于农,通过将军队驻扎在农村,保障国家的安全。2. 他提出了一个将军事力量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计划,即寓兵于农。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寓兵于农”与将军队与农民一起从事农业生产的情景联系起来,形象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军事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了解不同国家的国防政策以及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学习寓兵于农的精神,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 初中生:我们应该关注国家的国防建设,了解寓兵于农的意义,为国家的安全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 高中生

  • 寓兵于农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国家的国防政策,我们应该关注军事与农业的发展,为国家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拆字解意

寓兵于农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