悚慨
拼音sǒng kǎi
注音ㄙㄨㄙˇ ㄎㄞˇ
繁体
基本解释
犹惶恐。 南朝 陈 徐陵 《与顾记室书》:“缘弟深眷,故此敬凭干謁,非宜,益怀悚慨。”
基本含义
- 形容内心震动、感慨万分的样子。
详细解释
- 悚慨是由“悚”和“慨”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悚指内心恐惧、害怕,慨指感慨、悲叹。悚慨一词形容内心受到强烈的震动,感叹事物的伟大或令人震惊的样子。
使用场景
- 悚慨一词常用于形容在面对伟大事物或令人震惊的情况下,内心产生强烈的感慨和震动。可以用来形容对于英雄事迹、伟人功绩或者悲惨遭遇感到震撼的情景。
故事起源
- 悚慨一词最早出现在《淮南子·要略训》中,形容人们感叹伟大事物时内心的震动。后来成为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对于伟人事迹或悲惨遭遇感到深深震撼的情感。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他听到那个小女孩的故事后,心中悚慨不已。2. 面对英雄牺牲的事实,人们无不悚慨万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悚慨记忆为“悚慨”,通过联想记忆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悚慨相近或相似意思的成语,如“感慨万千”、“悲慨交加”等,以丰富词汇储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听到老师讲述英雄故事时,他们感到悚慨万分。2. 初中生:看到那些勇敢的烈士事迹,他们内心悚慨不已。3. 高中生:在历史课上,学生们听到了一位伟人的悲惨遭遇,感到悚慨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