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烈
拼音tōng liè
注音ㄊㄨㄙ ㄌㄧㄝ ˋ
繁体
基本解释
豁达刚烈。《梁书·蔡道恭传》:“ 汉寿县开国伯 道恭 ,器干详审,才志通烈。”
基本含义
- 指消息传达得迅速、广泛,声势浩大。
详细解释
- 通,传达;烈,声势浩大。通烈形容消息迅速、广泛传达,声势浩大,形象地表达了信息传递的迅猛和广泛性质。
使用场景
- 通烈可以用来形容消息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常用于描述新闻、传闻或谣言的传播。也可以用来形容声势浩大的活动或事件。
故事起源
- 通烈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据说,在战争中,军队为了传递指令、消息或战报,会利用火烧山、放烟火等方式来传递信息。这样的传递方式速度快、范围广,因此形成了“通烈”的成语。
成语结构
- 通烈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通”是动词,表示传达;“烈”是形容词,表示声势浩大。
例句
- 1. 这个新闻一经报道,立刻通烈,传遍了整个城市。2. 这场演出的宣传工作做得非常好,消息通烈,吸引了很多观众。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通烈”联想为“通了火烈山”,火烈山上的火焰燃烧迅猛,声势浩大,从而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传播、声势相关的成语,如“声势浩大”、“四通八达”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新游戏的消息通烈,我们班的同学都在玩。2. 初中生:这场演唱会的消息通烈,我和我的朋友都想去看。3. 高中生:这个微博的转发量通烈,一下子就传遍了整个网络。4. 大学生:这个科研成果的发表在学术界通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