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重赂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òng

重赂

拼音zhòng lù

注音ㄓㄨㄙˋ ㄌ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指赠人或行贿所用的丰厚财物。《国语·晋语二》:“立其薄者,可以得重赂。”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杀降》:“既而有流言,谓贼首 汪直 、 汪五峯 者,与 胡少保 俱 徽 人,潜通重赂,贷其族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玉》:“﹝ 宋御史 ﹞料 冯 贫士,诱以重赂,冀可摇,使家人风示之。”
    (2).以丰厚的财物赠人或行贿。《汉书·王莽传上》:“﹝ 王莽 ﹞乃遣使者齎黄金币帛,重赂 匈奴 单于。”《后汉书·李固传》:“﹝ 固 ﹞上奏 南阳 太守 高赐 等臧秽。 赐 等惧罪,遂共重赂大将军 梁冀 。”

基本含义

  • 给予重重赏赐,以达到讨好或贿赂的目的。

详细解释

  • 重赂是一个由“重”和“赂”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重”表示重复或再次,而“赂”表示贿赂或赏赐。重赂指的是为了讨好或贿赂他人而多次给予重重赏赐的行为。

使用场景

  • 重赂一词常用于贬义,用来形容某些人为了追求私利而频繁地给予贿赂或赏赐的行为。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择手段、不道德的行为,也可以用来描述某些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频繁使用贿赂的手段。

故事起源

  • 重赂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个国家的宰相非常贪婪,他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频繁地向国王进贡重重赏赐。国王虽然被他的贿赂所蒙蔽,但最终还是看穿了宰相的真面目,将其贬谪。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虽然贿赂可以暂时获得一些好处,但最终会被揭穿并受到惩罚。

成语结构

  • 重赂属于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重”和动词“赂”组成。

例句

  • 1. 他为了得到合同,不惜重赂了一些官员。2. 这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经常使用重赂的手段。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重赂这个成语与贿赂的意思联系起来,通过反复阅读和使用该成语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成语,可以学习其他与贿赂相关的成语,如“贿赂”、“行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为了得到好成绩,不停地向老师重赂。2. 中学生:为了通过考试,他不惜重赂了一些同学,希望他们能帮他作弊。3. 大学生:为了在实习中获得更多机会,他频繁地给导师重赂。4. 成年人:这个政府官员为了谋取私利,经常使用重赂的手段。

拆字解意

重赂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