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没查没利在词典中的解释
méicháméi

没查没利

拼音méi chá méi lì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méi zhā méi lì ㄇㄟˊ ㄓㄚ ㄇㄟˊ ㄌㄧˋ

    没查没利 

    亦作“没查利”。谓言语不实。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没查没利谎僂儸,你道我宜梳妆的脸儿吹弹得破。” 王季思 校注:“‘没查利’即‘卖查梨’,《诚斋乐府·曲江池》剧第一折《鹊踏枝》曲:‘你休要卖查梨,不诚实。’《雍熙乐府》卷四《点絳脣·妓者嗟怨》套:‘一半儿查梨一半儿谎。’与此用法正同,盖并谓言语不实也。”

基本含义

  • 没有查证就没有利益。

详细解释

  • 指在做事情时,没有经过充分的调查和了解情况,就盲目行动,所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不好的。强调了解事实真相对于取得成功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提醒人们在做决策或行动时要谨慎,不可轻率行事。也可用来形容人们在没有充分了解情况下盲目跟风。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韩国。相传,韩国有位名叫申不害的人,他在一次狩猎中,看到一只鹿,认为它是一只稀有的神兽,于是追赶它。但是他没有确认鹿的真实身份,结果在追逐中跌入陷阱,受伤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没有经过充分确认和了解的情况下盲目行动,往往会导致不好的结果。

成语结构

  • 由“没”、“查”、“没”和“利”四个字组成,形式上是一种双音节双反义词的结构。

例句

  • 1. 在做决策之前,我们要充分调查研究,没查没利。2. 他没有仔细考虑就做出了决定,结果没查没利,损失很大。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没有查证就继续前进,结果跌入了坑里,受伤了。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故事起源。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决策和行动相关的成语,如“三思而后行”、“量力而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以前没有看书就写作业,结果错了很多,我明白了没查没利的道理。2. 初中生:我没有仔细听老师讲解,就做题,结果答错了很多,我深刻体会到了没查没利的道理。3. 高中生:我没有详细了解大学的专业情况,就随便报考了一个,结果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专业,这是一个典型的没查没利的例子。

拆字解意

没查没利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