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桌
拼音gòng zhuō
注音ㄍㄨㄙˋ ㄓㄨㄛ
繁体
基本解释
◎ 供桌 gòngzhuō
[altar] 祭祀时摆放供品的桌子
供桌上摆满了供果
英文翻译
1.altar
详细解释
陈设供品的桌子。 明 叶宪祖 《北邙说法》:“俺这一班同僚,或在都城衙舍,或在衝要街衢。最不济,也在人家供桌之下,受些香火。”《红楼梦》第五三回:“ 邢夫人 在供桌之西,东向立,同 贾母 供放。” 郑振铎 《大佛寺》:“佛前有好些大理石的供桌,桌上写着某人献上,也显然是新的。”
基本含义
- 供奉神明的桌子,比喻被人利用或牵制,无法自主行动。
详细解释
- 成语“供桌”源自于宗教活动中供奉神明的桌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供桌是用来摆放祭品的,人们通过供奉神明来祈求祥瑞和平安。而成语“供桌”则是将供奉神明的桌子比喻为被他人利用或牵制的状态,无法自主行动。
使用场景
- 成语“供桌”通常用于形容被他人操纵或控制的情况,表示被动和无力的状态。可以用来描述个人、组织或国家等在某种情况下失去自主权,被他人操纵或利用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成语“供桌”的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可以通过对其成语结构的分析来推测其含义。供桌由“供”和“桌”两个字组成,“供”表示供奉,即向神明或者高于自己的存在致敬;而“桌”则表示摆放东西的平面物体。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可以推测成语“供桌”的含义是被他人利用或牵制,无法自主行动。
成语结构
- 成语“供桌”的结构为“名词+名词”,其中“供”表示供奉,是动词,“桌”表示摆放东西的平面物体,是名词。
例句
- 1. 这个公司的老板就像是供桌上的神明,我们无法做出任何决策。2. 他被政府当作了一个供桌,无法独立思考和行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成语“供桌”。可以想象自己被困在一个供桌上,无法自主行动,被他人利用和操纵。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供桌”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祭祀活动和相关的成语。此外,你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例如“傀儡”、“棋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供桌上的神明,被老师们安排得满满的。2. 初中生:他在班级里就像是供桌,被同学们利用来完成各种任务。3. 高中生:政府对于年轻人的政策总是让人感觉像是供桌上的神明,被操纵得无法自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