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春凳在词典中的解释
chūndèng

春凳

拼音chūn dèng

注音ㄔㄨㄣ ㄉ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一种板面宽大的长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宅妖》:“尝见厦有春凳,肉红色,甚修润。”《红楼梦》第三三回:“ 凤姐 便駡:‘糊涂东西……还不赶快进去把那藤屉子春凳抬出来呢。’” 茅盾 《故乡杂记·内河小火轮》:“他们利用了老百姓家里的春凳,把水淋淋的衣服在春凳上拍拍的打。”

基本含义

  • 指春天坐在凳子上晒太阳,形容人懒散、不务正业。

详细解释

  • 春凳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春天是指年初的时候,凳子是指坐的地方。春凳的意思是指春天坐在凳子上晒太阳,暗含人们在春天懒散、不务正业的意思。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懒散、不努力工作的状态。可以用来形容学生在春天到来之际学习态度不端正,或者形容一个人在工作中不积极、不认真。

故事起源

  • 关于春凳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但是它的意思和春天坐在凳子上晒太阳的形象有关。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但是如果一个人只知道晒太阳而不去做其他事情,就会显得懒散不务正业。

成语结构

  • 春凳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句子的一部分。

例句

  • 1. 他整天坐在家里晒太阳,真是个春凳。2. 春天到了,同学们都变成了春凳,不想学习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春天和坐的地方凳子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整天坐在凳子上晒太阳,不做其他事情,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春天和懒散相关的成语,如“春寒料峭”、“春风得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天到了,同学们都变成了春凳,不想上课了。2. 初中生:他整个春假都像个春凳,整天不出门,只晒太阳。3. 高中生:春天是个容易让人变成春凳的季节,我们要保持学习的状态。

拆字解意

春凳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