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猿猱在词典中的解释
yuánnáo

猿猱

拼音yuán náo

注音ㄧㄨㄢˊ ㄣㄠ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泛指猿猴。《管子·形势》:“坠岸三仞,人之所大难也,而猿猱饮焉。”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侣狐貉於草泽之中,偶猿猱於林麓之间。” 唐 李白 《蜀道难》诗:“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清 黄遵宪 《台湾行》:“前者上岸雄虎彪,后者夺关飞猿猱。”

基本含义

  • 指人的行为举止像猿猴一样粗野、无礼。

详细解释

  • 猿猱,原指猿猴的行为,后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举止粗野、无礼,缺乏修养和文明。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和讽刺他人的粗鲁行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的行为不文明、粗野,可以用于日常生活、工作场合或者批评他人的时候。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猢狲的猿猴,它的行为举止非常粗野,经常恶作剧捉弄人。后来,人们就用“猿猱”来形容那些举止粗野的人。

成语结构

  • 猿猱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两个同音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言行举止简直像个猿猴一样,完全没有教养。2. 这个人一点儿修养都没有,简直就是个猿猱。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猿猱”这个成语与猿猴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举止粗野的猿猴在乱跳乱动,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文明礼仪相关的成语,如“文明斗争”、“文明用语”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行为真像个猿猱,老师都不喜欢他。2. 初中生:他总是对别人无礼,真是个猿猱不懂礼貌的人。3. 高中生:他的举止粗野,简直就是个猿猱,完全没有修养。4. 大学生:有些人在公共场合的行为真是猿猱不堪,给人留下很坏的印象。

拆字解意

猿猱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