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梧桐在词典中的解释
tóng

梧桐

拼音wú tóng

注音ㄨˊ ㄊㄨㄙˊ

繁体

基本解释

  • ◎ 梧桐 wútóng
    [Chinese parasol(tree)] 一种落叶乔木,长柄叶呈掌状分裂,开黄绿色单性花。木材质轻而坚韧,可制乐器等。种子可食,亦可榨油
    左右种梧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英文翻译

  • 1.{植} Chinese parasol (tree)

详细解释

  • (1).木名。落叶乔木。种子可食。亦可榨油,供制皂或润滑油用。木质轻而韧,可制家具及乐器。古代以为是凤凰栖止之木。《诗·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孔颖达 疏:“梧桐可以为琴瑟。”《庄子·秋水》:“夫鵷鶵发於南海,而飞於北海,非梧桐不止。” 唐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诗:“有琴不张弦,众星列梧桐。须知澹泊听,声在无声中。” 明 范受益 王錂 《寻亲记·局骗》:“馁腹欲餐胡地雪,梧桐巢破凤凰分。”
    (2).鸟名。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梧桐》:“京师十月以后,则有梧桐鸟等。梧桐者,长六七寸,灰身黑翅,黄嘴短尾。市儿买而调之,能於空中接弹丸,谓之打弹儿。”

基本含义

  • 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详细解释

  • 梧桐是一种高大的树木,树干笔直,枝繁叶茂。梧桐成语比喻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感情深挚,像梧桐树一样牢固。

使用场景

  • 梧桐常用于形容友情、亲情或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可以用来形容朋友之间长久的友谊,或者师生之间的深刻感情。

故事起源

  • 梧桐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宣公十一年》的记载。故事中,鲁国大夫季孙斯拜访楚国,楚国公子季札热情款待。季孙斯离开时感慨地说:“楚人不识梧桐之贵也!”意思是楚国人不知道梧桐树的珍贵。后来,人们将这个故事中的“梧桐之贵”引申为友情之贵。

成语结构

  • 梧桐成语的结构为“梧桐”。

例句

  • 1. 他们之间的友谊像梧桐一样牢固。2. 她和她的导师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梧桐般的感情。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梧桐的形象记忆在心中,想象梧桐树高大笔直的形状,以及它的枝繁叶茂。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梧桐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成语和其他词语,可以查阅相关的成语词典或参考书籍,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同学之间的友谊就像梧桐一样,非常牢固。2. 初中生:我和我的朋友们之间的感情就像梧桐树一样深厚,互相支持和帮助。3. 高中生:老师对我们的教育和关怀让我们对他们产生了梧桐般的感情,我们会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