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三戟在词典中的解释
sān

三戟

拼音sān jǐ

注音ㄙㄢ ㄐ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唐 制,三品以上官员得门前立戟。 李岘 与兄 峘 、 峄 同居 长兴里 第,门列三戟。 张俭 兄弟三人皆立戟,时号“三戟 张 家”。 崔琳 与弟 珪 、 瑶 ,俱立棨戟,世号“三戟 崔 家”。俱见《新唐书》本传。后遂以“三戟”指贵官之家。 宋 陆游 《放慵》诗:“进媿门三戟,归无亩一钟。” 明 张煌言 《寿鲵渊张相国》诗:“君不见吾家三戟世风流,杖履从容燕子楼。” 清 吴伟业 《寿申少司农青门六十》诗:“相门三戟胜通侯,兄弟衣冠尽贵游。”

基本含义

  • 指战争中的三种战术手段或兵器。

详细解释

  • 三戟源自《左传·隐公元年》:“公将战,曰:‘吾三戟悉矣’”。这里的“三戟”指的是指挥官在战争中使用的三种战术手段或兵器,意味着全面准备和充分调动各种资源来应对战争。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组织在应对困难或危机时,采取多种手段和策略,全面应对。

故事起源

  • 据《左传》记载,战国时期鲁国国君隐公准备与晋国交战,他说:“我已经准备好了三种战术手段。”这就是“三戟”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三戟的结构是“数词 + 名词”,表示数量和事物。

例句

  • 1. 在这场危机中,我们必须运用三戟,全面应对。2. 面对困境,我们要像使用三戟一样,灵活运用各种策略。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三戟”与“三个兵器”相联想,例如长枪、戟、弓箭,以及与战争相关的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战争、战术相关的成语和故事,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战争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在比赛中,我们要像三戟一样,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初中生:面对考试,我们要使用三戟,全面备战。高中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掌握三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拆字解意

三戟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