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蒙瞍在词典中的解释
méngsǒu

蒙瞍

拼音méng sǒu

注音ㄇㄥˊ ㄙㄡˇ

繁体

基本解释

  • 盲人。 明 刘基 《述志赋》:“前蒙瞍以指途兮,彊 杨子 使操辕。”
    亦作“ 矇叟 ”。1.盲人。《楚辞·九章·怀沙》:“玄文处幽兮,矇瞍谓之不章。” 洪兴祖 补注:“有眸子而无见曰矇,无眸子曰瞍。”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华章藻蔚,非矇瞍所玩;英逸之才,非浅短所识。” 清 周亮工 《王王屋传》:“甚有矇瞍孤贫,鳩杖鶉衣,亦视力投金钱槛车贐之。”
    (2).指乐官。古代多以盲人充任,故名。《诗·大雅·灵台》:“鼉鼓逢逢,矇瞍奏公。”《吕氏春秋·达郁》“矇箴师诵” 高诱 注引《诗》作“矇叟奏功”。 宋 苏轼 《集英殿秋宴教坊词·教坊致语》:“採謡言於《击壤》,助矇瞍之陈《诗》。”

基本含义

  • 形容眼睛看不见。

详细解释

  • 蒙瞍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两个词组成。蒙指眼睛模糊、看不清楚,瞍指眼睛瞎了、看不见。合在一起,表示眼睛看不见、视力模糊。

使用场景

  • 蒙瞍常用于形容眼睛看不见、视力模糊的情况。也可以用于比喻思想迷茫、看不清楚事物本质的状态。

故事起源

  • 据说,蒙瞍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庄子·逍遥游》:“其瞍者瞍也,瞍瞍者谓之蒙瞍。”这句话意思是:那些眼睛看不见的人,就是蒙瞍的人。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蒙瞍最初是用来形容眼睛看不见的人。

成语结构

  • 蒙瞍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形容词组成。

例句

  • 1. 他年纪大了,眼睛越来越蒙瞍,需要戴眼镜。2. 在黑暗的房间里,他感到自己像蒙瞍了一样,什么都看不清楚。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蒙瞍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戴着厚厚的黑色眼镜,眼睛被蒙住了,看不见任何东西,这样就能记住蒙瞍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视力相关的成语,比如“目不识丁”、“瞎子摸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我忘带眼镜了,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我好像蒙瞍了一样。2. 初中生:我最怕晚上看书了,因为眼睛容易疲劳,看东西就像蒙瞍一样。3. 高中生:有时候思考问题,我感觉自己的思维像蒙瞍了一样,看不清楚问题的本质。

拆字解意

蒙瞍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