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没
拼音shí méi
注音ㄕㄧˊ ㄇㄟˊ
繁体
基本解释
什么。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拾没》:“字典:‘不知而问曰拾没’……今北人所谓什么也。”
基本含义
- 拾没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事物或人的行踪不定,不稳定,时有时无。
详细解释
- 拾没源自《庄子·大宗师》:“世有伯夷、叔齐者,居北海之滨,有若兰者,居南海之滨。拾兰者没于南海,拾蕙者没于北海。”这里的“拾没”形容南北两位仙人的行踪不定,无法捉摸。后来,拾没一词被引申为形容事物或人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使用场景
- 拾没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行踪不定,时有时无的情况。例如,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工作态度不稳定,经常缺勤或迟到早退;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项目的进展不确定,时而顺利,时而遇到困难。
故事起源
- 拾没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传说中,南海有一位仙人名叫若兰,他经常在南海中隐现,不定时出现。而北海也有一位仙人名叫蕙兰,他同样也时隐时现,行踪不定。因此,人们将这两位仙人的行踪不定称为拾没。
成语结构
- 拾没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拾”和动词“没”组成。
例句
- 1. 他的工作态度拾没,经常迟到早退。2. 这个项目的进展拾没,时而顺利,时而遇到困难。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拾没”与南北两位仙人的行踪不定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若兰和蕙兰时隐时现的情景,将有助于记忆拾没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有趣的成语,并了解它们的故事起源和用法。阅读成语故事书籍或参加成语故事讲解活动,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作业完成情况拾没,有时按时交,有时拖延。2. 初中生:这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拾没,有时非常积极,有时却很懒散。3. 高中生:这本书的质量拾没,有些章节写得非常好,有些章节却显得很平淡。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进展拾没,有时进展顺利,有时却遇到了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