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综合征
拼音tiān shǐ zōng hé zhēng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天使综合征,或称天使人综合症,又称安格曼综合症(英文原名为Angelman syndrome),是一种基因缺陷而造成的疾病。罹患此症的患者,脸上常有笑容,缺乏语言能力、过动,且智能低下。
详细解释
“天使综合征”患者脸上始终带着笑容,但动作机械,智力低下,同时还有癫痫等症状。病征包身边经常发笑,双手举高,挥舞,脚下不稳,痉挛,缺乏语言能力及智障,因此被称为“快乐木偶综合症”。全球约有1.5万名病患者,多数,儿童,虽然他们拥有与正常人无异的脑部结构、新陈代谢及血液,但患者的脑波异常,无论脑部及身体发育均迟缓,表达能力较差,移动与平衡运动困难,有颤抖的步伐与颤动的四肢,时有癫痫症状,需要定时服药抑制病情。
天使综合症的病因是是由基因缺陷引起,是15号染色体q11-q13缺失所致。本病由母系单基因遗传缺陷所致。 由于来自母亲的第15号染色体印迹基因区15q部份缺陷,或同时拥有两条来自父亲的带有此缺陷的第15号染色体。相反,若基因缺陷来自父亲,或同时拥有两条来自母亲的基因缺陷,则会造成普瑞德威利综合症(Prader-Willi syndrome)。
天使综合症患者脑部结构通常正常,但是脑电图扫描(EEG)却经常可观察到脑电波异常的情况。
治疗
“天使综合征”患者中出问题的只是一个基因,许多患者体内都还有另一个沉睡的正常的等位基因。这是因为每个人会从父母那里各继承一个UBE3A基因,但来自父亲的这个基因的功能都被抑制了,只有来自母亲的基因在发挥作用,如果这个基因出了问题就会患病。
因此,唤醒这个沉睡的基因,让它能够指导合成大脑发育所需的正确蛋白质,就能够治疗此病。一种被称作“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药物具有此效果,它过去被用于治疗癌症。研究人员在筛选大量药物的时候发现,它还可以唤醒沉睡的那个UBE3A基因。
实验显示,实验鼠在注射这种药物后,体内沉睡的UBE3A基因重新开始活跃,一次治疗可以见效几个月。研究人员认为,在此基础上有望开发出治疗“天使综合征”的新疗法。
基本含义
- 指人们对某个人或事物过于理想化,以至于失去了客观判断能力的现象。
详细解释
- 天使综合征是由英文词语“angel complex”翻译而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过度理想化,看不到其真实的一面。这种现象常见于人们对偶像、名人、领导者或恋人的评价中。
使用场景
- 天使综合征常用于描述人们对某位名人或偶像过度崇拜的情况,也可以用于描述人们对某个领导者过度推崇的情况。此外,天使综合征也可以用于描述人们对自己的恋人或配偶过度理想化,看不到其缺点和问题的情况。
故事起源
- 目前尚无明确的故事起源与来源可考。天使综合征是近年来在中国社会中广泛流传的一个词语,用以形容人们对某人或某事的过度理想化现象。
成语结构
- 天使综合征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对这位明星有着天使综合征,认为她完美无缺。2. 她对自己的恋人有着天使综合征,对他的缺点视而不见。3. 这位领导者的支持者对他有着天使综合征,认为他能解决所有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天使综合征”与过度理想化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结。可以想象一个人对一位天使进行过度崇拜,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有关心理学中的“理想化”概念,以及其在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中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我的偶像有着天使综合征,觉得他是世界上最棒的人。2. 初中生:她对那位歌手有着天使综合征,认为他的歌曲是最好听的。3. 高中生:他对那位科学家有着天使综合征,认为他的发明将改变世界。4. 大学生:她对那位作家有着天使综合征,认为她的作品是艺术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