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然
拼音zhuó rán
注音ㄓㄨㄛˊ ㄖ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1).明显貌。 汉 徐干 《中论·审大臣》:“ 文王 之识也,灼然若披云而见日,霍然若开雾而观天。” 宋 苏轼 《录进单锷吴中水利书》:“今若泄江湖之水,则二堰尤宜先復,不復则运河将见涸而粮运不可行,此灼然之利害也。” 明 方孝孺 《上胡先生书》之一:“人之垂令名於当世者,岂易得哉?盖其才灼然有过於人。” 鲁迅 《书信集·致蒋抑卮》:“形状歷久,犹灼然陈於目前。”
(2).焦急貌。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二:“ 章丞相 作惭,灼然而语公曰:‘是必以衣服故得罪矣,然愿少留。’”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春秋书贼》:“ 盾 知跡不可掩,灼然使 穿 逆 成公 。”
(3).嚣张貌。《明史·西域传三·大慈法王》:“ 绰吉我些儿 辈出入豹房,与权倖杂处,气焰灼然。”
(4). 晋 代举试科目名,为九品中正的第二品。《晋书·温峤传》:“后举秀才、灼然。”《晋书·良吏传·邓攸》:“举灼然二品,为 吴王 文学,歷太子洗马、 东海王 越 参军。”
基本含义
- 形容光亮明亮、耀眼的样子。
详细解释
- 灼然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光亮明亮、耀眼的样子。它强调光线的明亮程度,通常有一种刺眼的感觉。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形象或气质,表示令人难以忽视和忘记。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阳光、火光、电光等明亮的光线。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外貌、气质或事物的特点。例如,可以说“阳光灼然”、“明星的魅力灼然”、“他的才华灼然”。
故事起源
- 《诗经·郑风·风雨》中有一句“灼灼谷中葵”,意思是谷中的葵花耀眼夺目。后来,人们将“灼灼”简化为“灼然”,用来形容明亮的光线和耀眼的事物。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副词
例句
- 1. 夏日的阳光灼然,让人感到炎热。2. 她的美丽容颜灼然,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3. 火红的夕阳灼然地映照着大地,美丽极了。
记忆技巧
- 将“灼然”与明亮的光线联系在一起,想象太阳、火焰等耀眼的光线,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光线和明亮相关的成语,如“明亮如白昼”、“光芒四射”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夏天的太阳灼然地照耀着大地,让人感到非常热。2. 初中生:她的笑容灼然如阳光,给人带来了温暖和快乐。3. 高中生:他的演讲才华灼然,让人深受启发和感动。4. 大学生:在商业竞争中,要有灼然的目标和信念,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