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人
拼音zé rén
注音ㄗㄜˊ ㄖ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1).古代管理草泽地区的官。《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命泽人纳材苇。”
(2).居住在湖区的人。《荀子·王制》:“故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农夫不斵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吕氏春秋·上农》:“泽人不敢灰僇。”
基本含义
- 指以仁慈之心帮助他人,给予他人帮助和恩惠。
详细解释
- 泽,指恩惠;人,指他人。泽人即是指给予他人恩惠和帮助的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表达对他人的帮助和恩惠表示赞赏和感激之情。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善良、慷慨大方。
故事起源
- 成语“泽人”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孝文本纪》。当时,汉文帝刘恒病重,太子刘据非常担心他父亲的病情。于是,他找到了一位名叫杨震的医生,希望他能够用医术救治文帝。杨震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文帝的病情并不需要药物治疗,而是需要精神上的慰藉。于是,他提议让文帝听到太子在外面的声音,以此来安抚他的心情。太子刘据听后非常感激杨震的善意和智慧,称赞他是一个泽人。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泽人,经常捐款帮助贫困学生。2.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他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真是一个泽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泽人”理解为“给予他人恩惠的人”,并与“慷慨大方”、“善良”等词语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贻人口实”、“救世济民”等,进一步丰富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李老师是我们班的泽人,他经常帮助我们解决问题。2. 初中生:我爸爸是一个泽人,他经常捐款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3. 高中生:我们学校的校长是一个泽人,他为学生们创造了很好的学习环境。4. 大学生:在志愿者活动中,我遇到了很多泽人,他们无私地帮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