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陶桴在词典中的解释
táo

陶桴

拼音táo fú

注音ㄊㄠˊ ㄈ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陶瓦和木棍。借指简陋的房屋。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古者采椽茅茨,陶桴复穴,足御寒暑,蔽风雨而已。及其后世。采椽不斫,茅茨不剪,无斫削之事,磨礱之功。”

基本含义

  • 指人们争先恐后、积极奋发的意志和精神状态。

详细解释

  • 陶桴,陶制的鼓槌。比喻人们争先恐后、积极奋发的意志和精神状态。表示人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团结一致,争相奋斗。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集体或个人在某个目标或任务上积极努力、奋发向前的情景。常用于领导鼓励团队、激发士气的场合。

故事起源

  • 陶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4年,齐国大夫孟尝君建议用陶制的鼓槌来激励士兵,让他们争先恐后地上阵作战。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人们积极奋发的意志和精神状态。

成语结构

  • 陶桴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在这个项目中,大家都要像陶桴一样,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任务。2. 领导鼓励我们要积极向上,保持陶桴的精神,不断进取。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陶桴”想象成一个团队中的士兵们都在用陶制的鼓槌争相敲打,表示他们争先恐后、积极奋发的精神状态。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争先恐后”、“积极向上”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大家要像陶桴一样,争先恐后地完成作业。2. 初中生:班级里的同学们都在为了班级荣誉而奋发努力,真是像陶桴一样。3. 高中生:在高考备战期间,我们要保持陶桴的精神,努力拼搏,争取好成绩。

拆字解意

陶桴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