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鸿纲在词典中的解释
hónggāng

鸿纲

拼音hóng gāng

注音ㄏㄨㄥˊ ㄍㄤ

繁体

基本解释

  • 大纲;主体。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申郑》:“夫 郑氏 所振在鸿纲,而末学吹求则在小节。”

基本含义

  • 指国家的大纲、计划或重要政策。

详细解释

  • 鸿纲一词源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指古代帝王的重要政策和纲领。后来泛指国家的大纲、计划或重要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和引领作用。

使用场景

  • 鸿纲常用于描述国家、组织或个人制定的重要政策、规划或计划。可以用来形容一项重要决策、战略规划或长远目标。

故事起源

  • 据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他下令制定了一项重要的政策,称之为鸿纲。这个政策包括了经济、军事、法律等各个方面的规定,为秦朝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因此,鸿纲这个词成为了指导国家重要政策的代名词。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领导制定了一项重要的鸿纲,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2. 这个计划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鸿纲,必须认真执行。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鸿纲与国家的重要政策联系起来,想象一张宏大的纲领图,上面写满了各个方面的规定和计划。可以通过绘画、联想等方式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秦始皇等相关知识,可以深入了解鸿纲的历史背景和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好好学习,这是我们的鸿纲。2. 初中生:未来的大学是我奋斗的鸿纲,我要努力学习。3. 高中生:政府制定的新政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鸿纲。4.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是我们的鸿纲,我们要按照计划去实施。5. 成年人:家庭的规划是我们的鸿纲,我们要为未来做好准备。

拆字解意

鸿纲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