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冒荫在词典中的解释
màoyīn

冒荫

拼音mào yīn

注音ㄇㄠˋ ㄧㄣ

繁体

基本解释

  • 冒名而得庇荫。谓冒称父祖有功而得入学或任官之权。 唐 韩愈 《请复国子监生徒状》:“其新补人有冒荫者,请牒送法司科罪。”

基本含义

  • 指不自量力地竞争或追求,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

详细解释

  • 冒荫源自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昭公欲以其子嬖于齐,而使季孙冒荫于吴。”意思是昭公想让自己的儿子被齐国宠幸,同时让季孙去冒险追求吴国的权势。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追求自己所期望的东西时,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行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们在竞争、追求中不顾一切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成语结构

  • 成语“冒荫”的结构是由动词“冒”和名词“荫”组成。

例句

  • 1. 他为了争取升职加薪,不顾自己的能力,冒荫地承担了一个重要项目。2. 这个选手为了追求冠军,冒荫地参加了比赛,结果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树下,树叶的阴影遮住了他的身体,但他却冒险往上攀爬,超出了树叶的范围。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追求、竞争相关的成语,如“不自量力”、“螳臂当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为了考第一名,不顾自己的能力,冒荫地报名参加了全国数学竞赛。2. 初中生:为了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小红冒荫地去参加了全国歌唱比赛。3. 高中生:为了争取大学录取,小李冒荫地报名参加了多个高考志愿填报辅导班。

拆字解意

冒荫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