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文共轨
拼音tóng wén gòng guǐ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tóng wén gòng guǐ ㄊㄨㄙˊ ㄨㄣˊ ㄍㄨㄙˋ ㄍㄨㄟˇ
同文共轨(同文共軌)
亦作“ 同文共规 ”。《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后以“同文共轨”比喻国家统一。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序论》:“同文共轨,至治神功,非载纪无以赞大猷,非昭宣何以光盛业?”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削平天下,同文共规。”
基本含义
- 指不同的文化或学科之间有共同的基础和目标,相互合作、互相促进。
详细解释
- 同文共轨是由“同文”和“共轨”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成语。其中,“同文”指的是文化相同或文化共通,而“共轨”则是指共同的学术或研究轨道。因此,同文共轨的含义是指不同的文化或学科之间有共同的基础和目标,相互合作、互相促进。
使用场景
- 同文共轨常用于描述不同国家、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它强调了在共同的基础上,不同文化或学科可以相互借鉴、互相学习,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故事起源
- 同文共轨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礼记·大学》中。《大学》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它强调了学习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天下大同。同文共轨的概念也源于此,强调了不同文化或学科之间的共同点和合作。
成语结构
- 同文共轨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具有相同主题的词组成。
例句
- 1. 不同国家之间要实现共同发展,需要建立同文共轨的合作框架。2. 在文化交流中,同文共轨有助于增进相互的了解和友谊。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同文共轨就像是两条平行的铁轨,不同的文化或学科在这两条轨道上共同前进,相互促进。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或词语,如“文化交流”、“学科合作”等,以加深对同文共轨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来自不同的国家,但是我们在学习上可以同文共轨,互相帮助。2. 初中生:学习中文和英文的时候,我们可以同文共轨,互相比较学习的方法。3. 高中生:在国际交流中,我们要建立同文共轨的合作机制,共同促进文化的发展。4. 大学生:在跨学科研究中,不同学科的学者可以同文共轨,共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