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鼎力在词典中的解释
dǐng

鼎力

拼音dǐng lì

注音ㄉㄧㄥˇ ㄌ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形)〈书〉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构成]
    偏正式:鼎(力
    [例句]
    鼎力协助。(作状语)
    [同义]
    大力
    [同音]
    鼎立

近义词

  • 大力、大肆、大举

英文翻译

  • 1.[套] (大力) your kind effort; great strength (多用于请托或感谢)

详细解释

  • ◎ 鼎力 dǐnglì
    [your kind help;your kind efforts] 敬辞,大力(帮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多蒙鼎力协助,无任感谢
    (1).举鼎比力。 汉 桓宽 《盐铁论·刺权》:“隆豺鼎力,蹋鞠鬭鸡。”
    (2).大力。对人有所请托,表示感谢的敬词。 明 张居正 《答枢辅张容斋书》:“以月之四日抵敝里,十六日奉先人柩归窆。幸克襄事,仰赖鼎力维持,获遂初愿。”《荡寇志》第一○一回:“ 希真 谢道:‘全仗贤乔梓鼎力周旋。’” 叶圣陶 《乡里善人》:“这篇节略交到 王晓初 那里,由 王晓初 寄给 费筱庄 。当然附一封‘倘因鼎力,承令师垂允,感同身受’云云的信。”

基本含义

  • 指全力以赴、竭尽全力的意思。

详细解释

  • 鼎力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鼎”指古代的一种三足大锅,象征权力和尊严;“力”指力量。鼎力的基本含义是指全力以赴、竭尽全力的意思。这个成语强调了付出最大的努力和全身心的投入。

使用场景

  • 鼎力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或团体在某个任务或目标上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和投入。例如,可以说一个运动员为了参加奥运会而鼎力训练,或者一个企业为了推出一款新产品而鼎力研发。

故事起源

  • 鼎力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吴国的国君夫差为了报复越国的勾践,派遣了大军攻打越国。在这次战争中,吴国的将领伍子胥用尽全力,鼎力支持国君夫差的决策。最终,吴国成功攻克越国,夫差感激伍子胥的鼎力支持。

成语结构

  • 鼎力是一个动宾短语,由“鼎”和“力”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鼎力学习,日夜不息。2. 这个团队为了完成任务,鼎力合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鼎力”这个成语与“全力以赴”这个词语进行联想,它们的意思非常相似。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巨大的鼎中,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鼎力相关的成语,例如“鼎足之势”、“鼎鼎大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我会鼎力学习。2. 初中生:为了参加学校的篮球比赛,我们全队鼎力训练。3. 高中生:为了申请理想的大学,我会鼎力准备各项考试。4. 大学生:为了完成毕业设计,我会鼎力投入到研究中。5. 成年人:为了事业的成功,我会鼎力工作,不断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