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轻裘缓带在词典中的解释
qīngqiúhuǎndài

轻裘缓带

拼音qīng qiú huǎn dài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qīng qiú huǎn dài ㄑㄧㄥ ㄑㄧㄡˊ ㄏㄨㄢˇ ㄉㄞˋ

    轻裘缓带(輕裘緩帶) 

    轻暖的衣裘,宽缓的腰带。形容从容闲适。《晋书·羊祜传》:“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閤之下,侍卫者不过十数人,而颇以畋渔废政。” 金 刘渭 《京兆府学教养碑》:“轻裘缓带,歌雅投壶,硕德元勋,超今迈古。”《雪岩外传》第六回:“见他用两个小廝扶着,轻裘缓带的款步到来,果然是好个从容模样。”

基本含义

  • 指待客时,主人对客人非常热情周到,亲自迎接、款待。

详细解释

  • 成语“轻裘缓带”源自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春秋有天子之言,曰轻裘缓带,沈舆于水。”原意是指天子即位时,身着轻便的皮袍,系着宽松的腰带,意味着天子对百姓宽容仁爱,不以权势压迫民众。后来,这个成语引申为待客热情周到,像天子一样亲自迎接和款待客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待客的态度非常亲切和周到。

故事起源

  • 相传,春秋时期,晋国有位贵族叫季札。他在担任晋国宰相期间,非常注重待客之道,对每一个客人都非常热情周到。他不仅亲自迎接客人,而且亲自为客人穿上轻便的皮袍,并亲自帮客人松开腰带。他的待客之道深受人们的称赞,因此形成了“轻裘缓带”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他在宴会上轻裘缓带,亲自为来宾倒酒。2. 这家酒店的服务员轻裘缓带,让客人感到宾至如归。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季札待客的情景,他亲自迎接客人、为客人穿上轻便的皮袍并松开腰带,表现出非常热情周到的态度。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有关中国的待客之道和礼仪文化,可以学习其他相关成语,如“亲如手足”、“宾至如归”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轻裘缓带地接待了我们的家长。2. 初中生:他轻裘缓带地款待了远道而来的客人。3. 高中生:在这家酒店,服务员轻裘缓带地对待每一位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