杓子
拼音sháo zǐ
注音ㄕㄠˊ ㄗ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方言。粗蠢的人。 清 郝懿行 《证俗文》卷十七:“ 杭州 谓麤蠢人曰杓子。”
舀东西的器具。舀物部分大体作半球形,有柄。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饼法》:“大鐺中煮汤,以小杓子挹粉,著铜鉢内。” 唐 李梦符 《渔父引》之二:“椰榆杓子木瘤杯,烂煮鱸鱼满案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九回:“其餘切菜刀、劈柴刀、杓子……总而言之,是铜铁东西,是局里人用的,没有一件不是私货。”
英文翻译
1.ladle
基本含义
- 指人的胆量、勇气。
详细解释
- 杓子原指用来舀水或盛物的器具,引申为人的胆量、勇气。成语中的杓子意指一个人的胆量和勇气有多大。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危险或压力时的勇气和决心。
故事起源
- 杓子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具体的故事,可能是因为杓子是一种平常的日常用具,人们在使用杓子时会用力舀水或盛物,所以杓子就成为了形容人的胆量和勇气的象征。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他在困境中展现出了一副杓子般的胆量。2. 面对困难,他展现了真正的杓子。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杓子”这个词与勇气和胆量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用杓子舀水或盛物时,需要有足够的力气和勇气,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勇气和胆量相关的成语,例如“胆大包天”、“胆小如鼠”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杓子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2. 初中生:他在比赛中展现出了一副杓子般的胆量,最终获得了冠军。3. 高中生:只有具备了杓子一样的胆量,才能迎接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