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入土
拼音bàn jié rù tǔ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bàn jié rù tǔ ㄅㄢˋ ㄐㄧㄝ ˊ ㄖㄨˋ ㄊㄨˇ
半截入土
谓人老,已快到寿终的时候。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卷十二:“桃符仰视艾人大駡曰:‘汝何等草芥,輒居我上!’艾人俯而应曰:‘汝已半截入土,犹争高下乎!’” 李準 《不能走那条路》:“他还不是为你们。他已经半截入土了,还不是为你们打算。”
基本含义
- 指人已经死亡,只剩下半截身体还没入土。
详细解释
- 形容人已经奄奄一息,生命即将结束。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生命垂危,或在临终时使用。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李白的诗人,他在临终之际写下了一首名为《半夜雷轰寒山寺》的诗,诗中的一句话“半截入土半截天”形象地描绘了人的生命即将结束的状态。后来,人们将这句话作为成语“半截入土”来形容人临终的状态。
成语结构
- 主语+半截+动词+宾语
例句
- 1. 他病得很重,已经半截入土了。2. 奶奶的病情很严重,看起来已经半截入土了。3. 这位老人已经半截入土,我们要多关心他。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和李白的诗句联系起来,想象李白在临终之际写下这首诗的场景,以及诗中形容的人的状态。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更加深刻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生命、死亡相关的成语和诗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和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爷爷病得很重,已经半截入土了。2. 初中生:这位作家已经半截入土,但他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3. 高中生:这位科学家在临终之前还在研究,可以说是半截入土半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