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宅男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áinán

宅男

拼音zhái nán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宅男是2000年代台湾因特网文化兴盛后产生的一个特定用语,相似的有宅女等用语。此语源来自于“御宅族”,但已被社会各界广阔滥用。本词条的主题不是御宅族。

详细解释



  •  相关定义

    一般相信,“宅男”最初的定义即从御宅族的连用法而来。御宅族的定义为单指热衷于次文化的人,但现在被误用为热衷动画、漫画或电脑游戏(软宅男)及电脑硬件、电脑进阶技巧(硬宅男)的人。“宅男”的原意就是男性御宅族,女性则称“宅女”。但是随着人们使用,“宅”这个字的定义,已经被人直接联想到中文字“宅 = 家”的用法,因此现在大部份的人使用宅男或宅女这个字眼,一般而言是指不善与人相处,或是整天待在家生活圈只有自己,使用上大多还是为贬意。

    在使用方面,“自嘲”以及“用在他人”的定义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在自称,“我是一个宅男”或是“我真是宅”的时候,代表的意义通常是“我足不出户 ”或是“我看电视玩电脑一整天”等。但是如果是用在他人身上,如“醒醒吧!宅男。”“你这个阿宅”等的时候,其意义就是只会幻想、嘴炮或是在家里不出门与他人交际、不注重个人卫生等负面意义。也就是说,在一般人的心里,宅男这个字可能更贴近于家里蹲(也就是隐蔽青年)。但是仍然有不少人认为“宅男 = 御宅族”所以对这些使用方式错误的人进行反驳,反而更加深了对宅男这个字的误解。而一般人对御宅族亦往往存有偏见和误解。

    从一个角度来看,“宅男”一词是由媒体误导,大众又缺乏观念所导致的积非成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可以说“宅男”是因应台湾文化的不同,而从“御宅族”转变而来的衍生词。至少以现行情况来看,在谈话时使用宅男一词会比使用御宅族更容易达成共识。除一般大众之外,在ACG界活动的网友普遍坚持“御宅族”的原意,以期保留此词出自于日本的正统性。

    流行

    在台湾的宅男一词与日本所认知的御宅族已经有所差异。而追溯台湾宅男一词的流行在于2005年8月时开始,台湾批踢踢实业坊的版面(如Hate、JapanDrama)流行看《电车男》的日本短剧,由于内容是一个不修边幅的日本御宅族与高挑美女邂逅的故事,届时台湾批踢踢网友开始喜欢在Hate板上戏称,自己在家里不出门很宅,或是那些整天上网的人根本是宅男,从这段时间开始便是“宅男”一词开始在台湾大肆流行。

    开始一段时间曾有人批评台湾人认知的宅男与日本的御宅族有差异,引发不少网络笔战。但到最后台湾的“御宅族”、“宅男”一词已经和日本有所差异了,而由于台湾网络多数暴力现象,只要是那些在家里常不出门、爱打线上游戏、或是没女朋友、穿着不修边幅、讲话迟钝,不需要从御宅族原意去衍生,就会被自动归类为宅男。

    而于2007年开始,宅男不只出现在次文化的网络世界,许多媒体新闻也开始使用宅男一词,例如2007年7月7日的新闻 就是写道“23岁宅男上网到中风”,其实仔细看新闻内容,不过是一名研究生必须经常使用电脑,导致病变而已。

    印象

    宅男、宅女的刻版印象

    * 喜好玩电玩及观赏动漫 (有时候特指十八禁或是萌系,女性则是BL作品)

    *讲话与人不着边际或不注重人际关系

    *有收集动漫商品的嗜好

    *有聆听动漫相关音乐的偏好

    *常用网络环境代替现实中的交友行为

    *异性朋友少

    在台湾,御宅族和原指的热衷于次文化意思相差很远,有人认为和大传媒体刻意炒作话题、新闻有关。而这些说法皆没有相关的证明,因此被视为歧视。

    现象

    (1) 目前在台湾,御宅族一词是歧视性用语,而ACG界普遍坚持御宅族的原意。

    (2) 在批踢踢的个人版专站批兔有人开设醒宅版,在短短时间冲上热门网站。

    (3) 中天综合台全民大闷锅在2007年7月19日节目中以“大学录取率高,毕业失业率也高,一堆宅男懒毙了,我们下一代该怎么办”作为主题,主持人并说出“腐女就是指腐败的女人,没有前途的啊”和“宅男已经连线起来拉,快去找工作好不好”等错误性的报道丑化御宅族与腐女。

    (4) 综艺节目跟活动推出改造宅男之类的活动,部分网友认为这类节目之目的只是要一个符合他们形象的标志来突显他们的价值,例如把宅男变型男来反衬宅男的不堪等,多持负面观点。但这类节目通常并非真正了解宅男或御宅族。

    (5) 吴宗宪主持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节目,把御宅族当作不正常的族群看待,节目上数度有套话、侮辱的行为,引发部分网友不满。

    (6) 新闻上曾以“女生怨:交大男‘很宅’”为标题,对交大学生有诸多不必要的话题制造,造成许多网友不满。

    (7) I'm vlog网络视频征稿比赛在首页广告栏曾引发出“醒醒吧~阿宅。”歧视性用语,更出现动漫迷在要求尊重前,有先做到自重吗?赤裸裸表明岐视的开放辩论议题。

    (8) 部分人认为,这些就显示出了现代人对于御宅族(宅男)与其他较与其他人不同的族群的歧视与批判,不但污辱了其他人的喜好,也显现出现代人对于其他族群的包容性不足。

    宅男的意思

    御宅(おたく(Otaku),书写上通常以片假名オタク)这个字在日文字面上的意思是指“你的家”,是一种对对方比较尊敬的称呼。到了80年代,当时动漫画迷之间以御宅来互相称呼,例如说“请展示你(御宅)的收藏”。“御宅”比普通的称呼保持距离,同时也暗示了大家不要太接近。

    “宅男”一词最早来自于日本漫画《电车男》,后来又延伸出了同类词“宅女”。宅男、宅女开始是指痴迷于某事物、足不出户、依赖电脑与网络的一群年轻人。在日本另一本漫画《萤之光》里,27岁的女主角雨宫萤的状态十分符合“宅女”的定义,她的经典语言是:“不要问我都干了什么,本人处于御宅状态。”这种出门时光鲜时髦,回到家就疲懒邋遢的生活状态引起大都市里很多年轻女性的共鸣,不少人纷纷发现,原来自己很“宅”。现在还有一个和“宅女”意思差不多的新词,叫做“干物女”,就是指像香菇、干贝一样干巴巴的女人,主要特征有:假日几乎都在家里睡觉,穿着高中时代的体育服装,歪斜地躺在家里看DVD……

    宅男这个词进入中国后,多指引申义。每天憋在屋子里不出去社会交往,沉迷于玩电脑游戏、网络聊天、泡论坛、看动漫、看电视连续剧的这群人,都可以叫宅男。而下班后回家沉迷于某一件事物(哪怕和电脑网络无关),社会交往不多的人,也会被称为“宅男”。

    以下先附上宅男们的共同特点:

    1. 思考是我用来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

    2. 我不懂得与人闲话家常。

    3. 我喜欢观察人多过参与他们的活动。

    4. 面对难题时,我喜欢首先独自思索,然后才与人商讨。

    5. 我喜欢从较高的层次以客观的态度处事,如果我忽略任何细节,我会觉得自己头脑简单,处事欠缺成熟。

    6. 当我觉得懊恼时,我会觉得自己和身边的人都是傻瓜及蠢蛋。

    7. 我很少与人分享我感受。

    8. 当我觉得尴尬时,我会木口木面的。

    9. 很多时,我宁愿让别人采取主动。

    10. 要我开口求人帮助是件难事。

    11. 我喜欢收集及囤积我认为有用的对象。

    12. 我经常做思想练习,例如将不同意念连贯起来。

    13. 当我付钱去购买意见商品或一项服务时,我绝对重视是否物有所值。

    14. 对于付出我的金钱,时间或其它个人资源,我是相当吝啬的。

    15. 我的声线属于轻柔,但当别人叫我大声说话,我会觉得反感。

    16. 我需要有许多私人的时间与空间。

    17. 我喜欢独处。

    18. 与他人比较,我似乎属于静默型,很多时人家会问我在想什么的。

    19. 在人面前肯定自己的立场对我来说不是易事。

    20. 一般而言,我“受”比“施”多。

    这还有一个宅女测试:

    测测你的宅女度

    1.不管额头有多高,在家里一定把头发随意夹起。

    2.爱穿宽松的运动弹性布料,整体不搭也无所谓。

    3.假日既不化妆也不穿胸罩,半年没上美容院。

    4.要么站在厨房吃东西,要么一个人上饭馆点桌菜。

    5.出门后忘记东西,不脱鞋直接以脚尖踩地到房间拿。

    6.最近只有爬楼让自己心跳,有喜欢虚拟人物的倾向。

    7.认为在家看漫画、看电视也比谈恋爱有趣。

    8.经常一个人逛街,而且很享受一个人的时间。

    9.买东西很果断,喜欢就下单,是商家欢迎的顾客。

    10.出行基本以出租车代步,从来搞不清家门口的公交车从哪儿开到哪儿。

    11.即使是去超市也带包。不管流行趋势,总背个大包。

    12.家门口音像店的店主跟你很熟,只要来了新碟,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13.书桌上方贴着这一带所有餐厅和超市的外卖电话。

    14.各大购物网站的忠实客户,快递对你家地址很熟。

    15.MSN或QQ名单上挂着不下100人。

    16.曾从事过一项以思维见长的工作,如写作、策划等。

    17.在社交中,如没摸清对方的脾气和个性,就不太愿意做深入交流。

    18.时常有突发性的痴迷,对象可能是动漫、电玩、书籍、明星(图库、文章)、手工制作……

    19.干什么都联想到网络,即使没事做也经常挂网上。

    20.经常会厌倦上班,想逃避但又没办法。

    21.不愿遵守固定作息时间,体形要么偏胖要么偏瘦。

    22.口头禅:“麻烦死了”“随便啦”“哎,已经可以啦” 。

    23.或多或少都会被人评论“有点闷骚”。

    24.虽然觉得小孩子的笑容可爱,但还是认为小孩子是超麻烦的动物。

    (评份: YES +1分;NO+0分)

    6分以下:普通人。你的生活很大众、很正常,也相对稳定。其实不妨试试在周末做两天宅女,让每天都精细保养化妆的皮肤得到放松,同时也放松自己的身心。

    7~12分: 50%宅女。你已经极具“御宅”的潜质,目前你乐于在宅女和正常人的状态间变换,如何迅速从宅女的状态转换到光鲜鉴人,是你需要掌握的功课。

    12~18分以上:80%宅女。没错,宅女说的就是你!喜欢做宅女,其实是尊重自己内心的一种表现,但是不要忘记,也要同时善待自己的外表。

    18分以上:100%宅女。虽说做一个宅女也没有什么不好,但出于对容貌的考虑,还是建议你不要过于孤僻和懒散,不然会很快变老变丑的。

基本含义

  • 宅男指的是喜欢宅在家里,不愿外出的男性。通常指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动漫等宅文化,缺乏社交能力。

详细解释

  • 宅男一词源自日语“オタク”,起初是日本用来形容对动漫、游戏等有着狂热爱好,沉迷于宅文化的人群。后来这个词汇传入中国,指代喜欢宅在家里,不喜欢外出的男性。宅男通常对社交活动不感兴趣,更喜欢在家里追剧、打游戏、上网等。

使用场景

  • 宅男一词主要用于形容那些沉迷于宅文化,不喜欢外出的男性。可以用于描述某人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或使用宅男这个词来描述那些整天窝在家里,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的男性。

故事起源

  • 宅男一词起源于日本的宅文化,最早用来形容对动漫、游戏等有着狂热爱好,沉迷于宅文化的人群。随着宅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宅男一词逐渐流行起来,并传入了中国。

成语结构

  • 宅男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没有特定的成语结构。

例句

  • 1. 他是个典型的宅男,整天窝在家里打游戏。2. 我的朋友都是宅男宅女,很少出去玩。3. 这个宅男对动漫非常痴迷,每天都在追新番。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宅男相关的特点和行为进行联想记忆。比如,宅男喜欢宅在家里,不喜欢外出,可以想象一个男性坐在家里打游戏的场景,以此来记忆宅男这个词语。

延伸学习

  • 了解宅男文化的发展和特点,可以进一步了解宅男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以及与宅男相关的网络、游戏、动漫等文化现象。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宅男,每天放学后都回家打游戏。2. 初中生:我有个宅男同学,他整天都在追剧。3. 高中生:他是个宅男,除了上学就是在家里看动漫。4. 大学生:他是个宅男,大部分时间都在宿舍里玩游戏。5. 成年人:他是个宅男,工作之余就喜欢宅在家里看电影。希望这份关于宅男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语。

拆字解意

宅男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