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朝参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āocān

朝参

拼音zhāo cān

注音ㄓㄠ ㄘㄢ

繁体

基本解释

  • 佛教语。谓寺院中的早课、晨参。《百丈清规》卷八引 宋 杨亿 《<古清规>序》:“闔院大众,朝参夕聚。”
    古代百官上朝参拜君主。 唐 杜甫 《重过何氏》诗之四:“颇怪朝参懒,应耽野趣长。”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先君言,旧制,朝参,拜舞而已, 政和 以后,增以喏。” 明 薛蕙 《送周子贤按贵州》诗:“安危廷諍地,迟子促朝参。”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煨芋梦》:“朝参倒持手版, 蕙香 顾之一笑, 王母 谓其情动於中,故罚至此,俾执贱役。”

基本含义

  • 指朝廷官员上朝参拜皇帝。也用来形容恭敬地拜见长辈或上级。

详细解释

  • 朝参是一个古代的礼仪行为,指朝廷官员定期上朝参拜皇帝,向皇帝请安,并向皇帝报告政务。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恭敬地拜见长辈或上级,表示对长辈或上级的尊敬和顺从。

使用场景

  • 1. 形容恭敬地拜见长辈或上级。2. 形容官员上朝参拜皇帝。

故事起源

  • 朝参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官制。在古代,官员需要定期上朝参见皇帝,报告政务并向皇帝请安。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礼仪行为,体现了官员对皇帝的尊重和顺从。后来,这个成语也被引申为拜见长辈或上级的恭敬行为。

成语结构

  • 朝参是一个动词短语,由“朝”和“参”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每天早晨都会朝参祖先的牌位。2. 学生们恭敬地朝参校长。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将“朝”字与“早晨”联想在一起,表示行为发生在早晨;将“参”字与“参拜”联想在一起,表示行为是拜见。通过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或文学作品,了解更多关于古代朝廷官制和礼仪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朝三暮四”、“朝令夕改”等,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每天早晨都要朝参爸爸妈妈的床,问他们起床了没有。初中生:学生们恭敬地朝参校长,向他请教学习方法。高中生:在中国古代,官员们定期上朝参见皇帝,向皇帝请安并报告政务。

拆字解意

朝参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