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薪族
拼音bǐ xīn zú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比薪族 - 概述
比薪族,随着年关逼近,不少白领开始在网上晒出一年的收入,一股“比薪风暴”悄然横扫写字楼。当一些白领因“心理不平衡”而冲动辞职时,也有一些人正密切关注每一条与企业来年加薪有关的消息,一波年后的跳槽高峰正暗流涌动。
比薪族 - 网晒福利
1、随着年关逼近,各企业陆续公布年终奖发放方案,部分企业已开始发放年终实物福利。一些白领在网络论坛上匿名“揭秘”自己一年来的收入状况,罗列包括基本工资、职务补贴、工资津贴、奖金、通讯补贴等信息。
2、在外资银行工作的一位网友表示,虽然自己收入尚可,但看到别人“晒”出来的福利——发二十薪、分红、奖励高端培训机会等,一瞬间心里难免涌现“羡慕嫉妒恨”。
3、比薪风暴固然诱发了一定的冲动型辞职,但大多数白领仍坚守岗位。他们中的不少不是不想跳,而是正密切关注每一条与所在企业来年加薪有关的消息,打算全方位平衡利害得失后再做决定。
4、网络上的“晒工资”帖子总是最“抢眼”:如“80后夫妻晒2009年收入和支出”,“北京人晒工资”,“国企员工晒工资”等帖子比比皆是,点击量和跟帖量都颇为壮观。在某搜索网站,记者输入“晒工资”三个字,找到了约588000个相关网页;输入“工资条”三个字,找到的网页约100万个。
5、除了常规的“工资单播报”外,不少网友“晒”得极为认真:从行业、区域、从业年限,到基本工资、职务补贴、工资津贴、奖金、通讯补贴、扣保险、扣税,甚至连水电补贴、伙食补贴都详细地写了出来,最终还注明全年实发金额,并与上一年度的收入作了对比。
比薪族 - 引发辞职
1、在一家民营外贸公司的一位网友前不久刚把辞职信交给老板,而她尚未找到下家,此举属于“裸辞”,她对老板的“抠门”积怨已久,本想过了春节找个公司跳过去,但前几天网上其他白领“晒”出的薪酬福利成了她“此举”的引火线,她乐观地表示此时辞职损失不大,因为递交辞职申请一个月后才正式走人,届时年终奖已经发放,且节后不少企业会增聘人手,找到心仪工作的机会并不少。
2、在一家大型生产型企业上班的白领表示,自从公司高层透露出2011年有加薪的计划,同事们嘴上不说,暗地里却都留意着。 高层有意无意透露出的加薪信号固然能在年关起到一定稳定人心的作用,但自己和几个关系好的同事都在留意有没有更好的机会。
3、根据前程无忧公布的《2011企业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2010年中国19个行业的员工离职率平均为18.5%,其中员工主动离职比例达到了93.2%。该报告预计2011年薪酬增速将达到8.4%,超过2010年的7.9%,达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高。
4、考虑到目前及2011年可能的物价通胀,即使8.4%的涨薪幅度预测也并不令人兴奋。值得一提的大约75%的调查者表示2011年有跳槽的念头,其中超过八成的白领坦陈,企业2011年的调薪幅度将会对自己是否下决心跳槽产生直接影响。
比薪族 - 专家建议
1、职业生涯规划师建议,白领跳槽应“谋定而后动”,盲目“唯薪”而跳不一定有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2、作为一个有准备的跳槽者,应主动、全方位地了解目标行业现状和前景,充分了解新公司的规模、文化、背景、经营理念和发展规划,然后认清自己的优劣,从而判断除了加薪的诱惑。
3、新公司的职位是否更能体现个人的能力和价值,从而通过跳槽实现薪酬和个人发展平台的提升。
基本含义
- 指以薪水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群,他们的生活水平主要通过比较薪水的高低来评判。
详细解释
- 比薪族是由“比”和“薪族”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成语。其中,“比”表示相比较、对比,意味着比较薪水高低;“薪族”指的是以薪水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群。比薪族这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将生活水平的高低与薪水的多少联系在一起的现象。
使用场景
- 比薪族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描述那些将薪水作为衡量自身价值和生活水平的标准的人群。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过度强调薪水高低的人,以及那些忽视其他价值和生活品质的人。此外,它也可以用来讽刺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缺乏远见和发展潜力的人。
故事起源
- 比薪族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故事,它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现象而来的。在现代社会,很多人将薪水作为衡量自身价值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准,这种现象被形象地称为“比薪族”。
成语结构
- 比薪族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是典型的比薪族,整天为了追求更高的薪水而忙碌。2. 这个社会需要更多的人关注生活的品质,而不是只关注比薪族的薪水增长。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比薪族”与过度追求薪水的人群联系起来,形象地描绘出他们的特点。可以联想到比较薪水高低的动作,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工作和生活相关的成语,比如“朝乾夕惕”、“勤劳致富”等。这些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工作和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看待薪水和生活品质的问题。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妈妈都是比薪族,他们每个月都会比较工资的多少。2. 初中生:我觉得比薪族并不是一个好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注重生活的品质而不只是薪水的多少。3. 高中生:现在的社会很多人都成了比薪族,他们忽视了其他重要的东西,只关注薪水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