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栗
拼音tǔ lì
注音ㄊㄨˇ ㄌ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小而干的芋头。 宋 林洪 《山家清供·土芝丹》:“芋之大者名土芝……小者暴乾入瓮,候寒月用稻草火煨盦,色香如栗,名土栗。”
基本含义
- 指土地上栽种的栗子,比喻人的本分、朴实、诚实正直。
详细解释
- 土栗一词中的“土”是指土地,栗子是一种植物果实。成语“土栗”比喻人的品质朴实、本分,不矫揉造作,诚实正直。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褒义,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质朴实、真诚,不虚伪,不做作。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态度。
故事起源
- 成语“土栗”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篇中。庄子说:“今有人於越,其状不肖,而其言善。越人謂之‘土栗’。”这里的“土栗”形容了一个人的外貌看起来不起眼,但是他的言辞却非常出色。从此,“土栗”成为了形容一个人品质朴实、真诚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虽然长得很普通,但是人很土栗,非常值得交往。2. 这个小伙子虽然穿得朴素,但是举止间透露出的土栗气质让人很喜欢。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土栗”。可以将“土栗”想象成一个朴实无华的栗子,形象地代表了一个人的本分、朴实的品质。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土栗”类似的成语,比如“土豆”、“土鳖”等,来扩展对于朴实、本分品质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很土栗的同学,总是乐于助人。2. 初中生:虽然他的家庭条件一般,但是他一直保持着朴实的土栗品质。3. 高中生:在竞赛中,他不以华丽的表演为目的,而是用土栗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个挑战。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应该保持土栗的品质,不忘初心,努力学习。5. 成年人:他是一个非常土栗的人,他的诚实和真诚深深地打动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