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方趾在词典中的解释
fāngzhǐ

方趾

拼音fāng zhǐ

注音ㄈㄤ ㄓ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 方形的脚。多与“圆颅”、“圆顶”对举或连用,表示人的特征。亦借指人。《晋书·怀帝愍帝纪赞》:“圜颅尽仆,方趾咸僵。” 鲁迅 《三闲集·文学的阶级性》:“人是同样的是圆顶方趾,要吃饭,要睡觉。”参见“ 方趾圆颅 ”。

基本含义

  • 指正直坚定的品德或胆识。

详细解释

  • 方趾比喻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坚定正直,不畏困难。形容一个人有勇气和决心去做正确的事情,不怕困难和挑战。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去追求正义。在表扬别人的正直和勇气时,可以使用方趾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 方趾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故事中,齐国大夫管仲在襄公面前劝谏,襄公不听,反而责备管仲的劝告。管仲回答说:“臣闻君无道,臣请死,臣请死。”襄公感到非常惊讶,问管仲为何如此坚决。管仲回答:“臣有方趾之心。”意思是说他有坚定正直的心。这个故事表达了管仲坚定正直的品德和胆识。

成语结构

  • 方趾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方”和“趾”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方趾品德使他成为了这个团队的领导者。2. 只有方趾的人才能够在困难面前坚持自己的信念。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方趾”与“坚定正直”联系起来记忆。想象一个人站在方形的脚趾上,表达这个人的品德坚定正直。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正直品德相关的成语,如“忠诚正直”、“忠心耿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是一个方趾的学生,从不作弊。初中生:只有方趾的人才能够面对困难坚持自己的信念。高中生:他的方趾品德使他成为了班级的楷模。大学生:只有方趾的人才能够在社会上取得成功。

拆字解意

方趾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