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愤
拼音chù fèn
注音ㄔㄨˋ ㄈ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1).积蓄的怨愤。《后汉书·王符传》:“其轻薄姦轨,既陷罪法,怨毒之家冀其辜戮,以解畜愤。”
(2).指积聚怨愤。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比则畜愤以斥言,兴则环譬以託讽。”一本作“蓄愤”。
基本含义
- 憋着愤怒的心情。
详细解释
- 指心中充满愤怒,但表面上不表露出来。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内心愤怒而表面不露声色的状态。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一段记载,项羽在垓下大败后,被刘邦追杀,途中遇到一位叫陈余的老人,老人问他是否愿意投降,项羽回答:“虽有畜愤,不敢发也。”这句话成了“畜愤”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心中畜愤,但始终保持冷静。2. 虽然被冤枉了,他还是畜愤在心,没有说出来。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畜愤”理解为“养着愤怒”,即在内心深处憋着愤怒的情绪。
延伸学习
- 1. 可以学习其他成语,如“怒发冲冠”、“愤世嫉俗”等,来扩展对情绪表达的理解。2. 可以了解相关的诗词或故事,如《项羽本纪》等,加深对成语来源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虽然生气,但还是畜愤在心,没有对别人发脾气。中学生:尽管他被冤枉了,但他选择畜愤,没有做出过激的行为。大学生及以上:面对不公平的待遇,她选择畜愤,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