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乌鲂科在词典中的解释
fáng

乌鲂科

拼音wū fáng kē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拼音: wū fáng kē

    乌鲂科 Bramidae

    体高而扁或体延长,尾柄粗短。口大,口裂斜;上颌骨外露,末端至少延伸至眼中部下方。颌齿细小,呈带状排列。幼鱼前鳃盖骨具锯齿,成鱼则光滑。鳃盖膜不与喉峡部相连。鳃被架7。侧线一条或无。体被大型、坚硬且具小棘之鳞,主上颌骨被鳞,但吻部、鳃孔边缘和下颌骨均不被鳞。背鳍单一,基底甚长,等于或长于臀鳍基底;腹鳍胸位,具腋鳞(只有高鳍乌鲂属例外);尾鳍叉形、微凹或截形。脊椎骨数36-52。全世界计2亚科6属18种,其中乌鲂亚科(Braminae)有4属13种,高鳍乌鲂亚科(Pteraclinae)有2属5种(Nelson, 1994)。中大型鱼种,体长可达100公分以上,多数为大洋性,只有乌鲂属(Brama)及棘乌鲂属(Pterycombus)通常可见于岸边。独游或群集一小群,主要以小鱼或乌贼为捕食对象。分布于世界三大洋。台湾主要分布于北部、东部及南部外海。

    如:乌鲂、红褐乌鲂、日本乌鲂、叉尾长鳍乌鲂

基本含义

  • 指人们为了争权夺利而互相攻击、相互残杀的情景。

详细解释

  • 乌鲂是一种鱼类,科指科属分类。乌鲂科的成语比喻人们为了争夺权力、利益而相互攻击、残杀,形容混乱、纷争的情景。

使用场景

  • 乌鲂科常用于形容政治斗争、权力争夺等场景,也可以用来描述团队内部的内讧、争斗等情况。

故事起源

  • 乌鲂科一词最早出自《左传·襄公十二年》:“乌鲂科,不可以混于鳏寡。”其中的“乌鲂科”比喻各个家族争权夺利,相互攻击的局面。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人们为了争夺权力、利益而相互争斗的现象。

成语结构

  • 主语+动词+宾语+补语

例句

  • 1. 这个政党内部一直存在着乌鲂科,导致了内部的分裂和混乱。2. 在竞选过程中,候选人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乌鲂科,争夺最高领导职位。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乌鲂科与乌鲂这种鱼类联系起来,想象在水中的乌鲂们争夺食物时相互攻击、残杀的情景,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政治斗争、权力争夺相关的成语,如“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游戏中,小明和小红为了争夺玩具发生了乌鲂科。2. 初中生:学校里的学生会选举中,候选人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乌鲂科。3. 高中生:这个政党内部一直存在着乌鲂科,导致了内部的分裂和混乱。4. 大学生:在公司里,为了争夺晋升机会,同事之间展开了一场乌鲂科。

拆字解意

乌鲂科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