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用
拼音qīn yòng
注音ㄑㄧㄣ ㄩ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非法占用公物或他人之物。《太平广记》卷二七引《神仙传拾遗·唐若山》:“况帑藏钱帛,颇有侵用,诚为君忧之。”《儒林外史》第九回:“商人 杨执中 ,累年在店不守本分,嫖赌穿吃,侵用成本七百餘两,有误国课。”
基本含义
- 非法占有、滥用他人的财物或权益。
详细解释
- 指以不正当的手段占有或滥用他人的财物或权益,违背道义和法律法规。
使用场景
- 用于指责他人非法占有或滥用他人的财物或权益的行为,表达对侵权行为的谴责和不满。
故事起源
- 成语来源于《左传·哀公二十四年》:“臣闻齐有大夫曰颜渊,侵用公室,以为其私室。”故事中的颜渊是齐国的大夫,他非法占有了公共财物,被人揭发后被贬为庶人,成语“侵用”由此而来。
成语结构
- 动词+动词
例句
- 1. 他侵用公司资金,被发现后被解雇。2. 这位官员侵用公款,被判刑五年。3. 不要侵用别人的知识产权,要尊重知识的创造者。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侵用”拆分为两个部分记忆,其中“侵”可以联想为入侵、侵犯,表示非法占有;“用”可以联想为使用、滥用,表示滥用他人的财物或权益。
延伸学习
-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并遵守道德规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侵用了我的铅笔,我要告诉老师。2. 初中生:那个同学侵用了我的作业答案,我觉得很生气。3. 高中生:公司经理侵用了员工的加班工资,这是违法的行为。4. 大学生:这个项目经理侵用了公司的专利技术,导致公司遭受了巨大的损失。5. 成年人:政府官员侵用了公共资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