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匦牍在词典中的解释
guǐ

匦牍

拼音guǐ dú

注音ㄍㄨㄟˇ ㄉ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盛放物品的匣子。牘,通“ 櫝 ”。
    (2).置于匣中的文书。 明 李东阳 《奉诏育材赋》:“挽英雄於彀弽,録匭牘於丹墀。”

基本含义

  • 指文书、奏章等公文。

详细解释

  • 匦牍是古代用来装载文书的木盒和牍板。这个成语形容文书繁多,数量庞大。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文书繁多、文件堆积如山的情况。可以用于形容办公室、档案室等地方的文件积压。

故事起源

  • 匦牍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小宛》:“彼匦牍靡角,维予与女。”后来成为汉代以后常用的词语。匦牍形容文书繁多的意义,是根据古代文书的实际情况演变而来的。

成语结构

  • 主体部分为“匦牍”,没有其他修饰成分。

例句

  • 1. 公司的文件堆积如山,真是一堆堆的匦牍。2. 她的办公室里堆满了匦牍,看起来非常繁忙。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匦牍”想象成一个装满文件的木盒和牍板,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文书、文件相关的成语,如“文山会海”、“纸上谈兵”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就像一堆堆的匦牍一样。2. 初中生:那个学生喜欢写日记,他的书桌上堆满了匦牍。3. 高中生:考试前准备的复习资料太多了,简直像是一座座匦牍山。4. 大学生:论文写到一半,已经积累了很多匦牍,还得继续努力写下去。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拆字解意

匦牍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