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畚臿在词典中的解释
běnchā

畚臿

拼音běn chā

注音ㄅㄣˇ ㄔㄚ

繁体

基本解释

  • 见“ 畚鍤 ”。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行粗鄙、无礼。

详细解释

  • 畚臿原指用来扫屋的粗糙的扫帚,后来引申为指人言行粗鄙、无礼。形容人的言行举止粗俗、没有礼貌。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行粗鲁、不文明,或者用于批评某人的举止不得体。

故事起源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中有记载:“齐桓公问于管仲曰:‘吾闻畚斯之言,非吾所闻於仲也。’管仲对曰:‘臣闻之,畚臿者,所以盛粪土,将以肥田也。夫中山之言,亦盛粪土以肥田也。’”这个故事中,齐桓公质疑管仲的言行,管仲则用“畚臿”一词来比喻中山的言行,意思是中山的言行就像是盛粪土的扫帚,用来肥田一样,言辞粗俗、不合礼仪。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畚臿”作为形容词修饰人的言行。

例句

  • 1. 他的举止粗鄙,简直就是个畚臿。2. 这个人说话如此无礼,真是个畚臿。3. 不论在什么场合,都不能容忍畚臿的行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畚臿”与粗鄙、无礼的形象联系起来,形象化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形容人言行不文明的成语,如“粗鄙”、“粗俗”。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举止很畚臿,老师批评了他。2. 初中生:别人的言行要文明,不要像个畚臿。3. 高中生:他的举止粗鄙,让人很反感。

拆字解意

畚臿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