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调三斡四在词典中的解释
tiáosān

调三斡四

拼音tiáo sān wò sì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tiáo sān wò sì ㄊㄧㄠˊ ㄙㄢ ㄨㄛˋ ㄙㄧˋ

    调三斡四(調三斡四) 

    挑拨是非。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调三斡四,説人好歹,訐人曖昧。”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四折:“他正是节外生枝,调三斡四,只教你大浑家吐不的嚥不的这一箇心头刺。”亦作“ 调三惑四 ”、“ 调三窝四 ”。《红楼梦》第十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是弄非、调三惑四。”《红楼梦》第六三回:“ 晴雯 笑道:‘你如今也学坏了,专会调三窝四。’”

基本含义

  • 指说话、做事拐弯抹角,不直接明确表达。

详细解释

  • 调三斡四源于《史记·项羽本纪》。调,指调换;三、四,指两种不同的说法。意为改变说法、转移话题,不坦率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在交流中不直接表达意见,而是通过变换说法、转移话题的方式来暗示或回避某个问题。

故事起源

  •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战争中,曾经使用了调三斡四的策略。当时,项羽和刘邦在咸阳进行谈判,刘邦提出要分封诸侯,但项羽不同意。为了改变刘邦的主意,项羽故意说:“吾闻天下有五伯,五伯者,天子之兄也。今皇帝之子封为诸侯,是为五伯之始。”这样一来,项羽通过变换说法,转移了话题,使刘邦无法直接回应他的要求。

成语结构

  • 动词+数词+动词+数词

例句

  • 1. 他总是调三斡四,让人摸不清他的真实意图。2. 在面对难题时,不要调三斡四,应该坦率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调三斡四”与“拐弯抹角”这个形象的词语联系起来,形象地描绘出调换说法、转移话题的情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调三斡四”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转弯抹角”、“拐弯抹角”等,加深对拐弯抹角行为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回答问题时总是调三斡四,不敢直接回答老师的问题。2. 初中生:面对老师的质问,他调三斡四地回答,让人很难理解他的意思。3. 高中生:在辩论赛中,他总是调三斡四,通过变换说法来迷惑对方,获得更多的支持。

拆字解意

调三斡四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