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三衣在词典中的解释
sān

三衣

拼音sān yī

注音ㄙㄢ 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梵文Tricīvara的意译。佛教比丘穿的三种衣服。一种叫僧伽棃,即大衣或名众聚时衣,在大众集会或行授戒礼时穿着;一种叫郁多罗僧,即上衣,礼诵、听讲、说戒时穿着;一种叫安陀会,日常作业和安寝时穿用,即内衣。亦泛指僧衣。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唱导·昙光》:“ 宋 明帝 於 湘宫 设会,闻 光 唱导,帝称善,即敕赐三衣瓶鉢。”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沙门法服,惟有三衣……三衣裁製,部执不同,或缘有宽狭,或叶有小大。” 唐 贾岛 《送去华法师》诗:“秋江洗一鉢,寒日晒三衣。” 清 姚鼐 《嘉庆丁巳阻风于繁昌三山矶》诗:“三衣藏服冔,一鉢寄餐薇。”

基本含义

  • 指一人身上穿的衣服已经三层叠加,形容极度贫困。

详细解释

  • 成语“三衣”源于古代贫困农民为了抵御严寒,常常将多层衣物叠加穿戴。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因为贫穷而只能将衣物叠加穿戴,表示极度贫困。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生活极度贫困,衣着简陋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的贫穷状况,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地方的贫困景象。

故事起源

  • 相传,明代文学家杨慎所著的《镜花缘》中有一段描写:“不料那人贫穷,只有一身破衣,往往三衣叠穿,以御严寒。”从此,这个成语逐渐流传开来。

成语结构

  • 三衣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三”和“衣”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家境贫困,只能三衣叠穿,过着艰苦的生活。2. 这个村子的人们生活十分困难,有些人甚至只能三衣叠穿。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三衣叠穿”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身上穿着三层衣服,形象地展示了贫困的生活状态。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贫困相关的成语,如“衣不蔽体”、“衣食无忧”等,来扩展对于贫穷和富裕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家很贫穷,只能三衣叠穿。2. 初中生:那个地方的人们生活极度贫困,很多人只能三衣叠穿。3. 高中生:这个小说描写了一个贫困家庭,他们每个人都只能三衣叠穿。

4. 大学生

  • 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贫穷的生活状况,那个人真的只能三衣叠穿。

拆字解意

三衣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