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唐
拼音ná táng
注音ㄣㄚˊ ㄊ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同“ 拿糖 ”。《白雪遗音·马头调·掩绣户》:“白日里缠人,夜里又拿唐。”
基本含义
- 指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使用手段,甚至违背良心和道义。
详细解释
- 拿唐出自《晋书·桓温传》,原意是指桓温拿着唐国的人质,以此来迫使唐国屈服。后来,这个成语引申为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采取不择手段的行为。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批评那些为了私利而不顾道义、不择手段的人。
故事起源
- 据《晋书·桓温传》记载,晋代将领桓温为了征服唐国,拿着唐国的人质,以此来迫使唐国屈服。这个故事流传开来,逐渐演变成成语“拿唐”。
成语结构
- 动宾式成语,由动词“拿”和宾语“唐”组成。
例句
- 1. 他为了争取晋升而不择手段,简直是拿唐的典型。2. 这个政客为了选举胜利,竟然公然拿唐,实在令人愤慨。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拿唐”拆分为“拿”和“唐”。可以想象一个人拿着唐国的人质,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道德、伦理相关的成语,如“不择手段”、“利欲熏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为了赢得比赛,不择手段地拿唐,结果被老师批评了。2. 初中生:这个商人为了赚钱,竟然拿唐,太不道德了!3. 高中生:政治家为了争取选民的支持,不择手段地拿唐,真是可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