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严枯在词典中的解释
yán

严枯

拼音yán kū

注音ㄧㄢˊ ㄎㄨ

繁体

基本解释

  • 谓因风霜严急而草木无生机。 清 谢文洊 《元日夜坐》诗:“竹柏共严枯,飘萧犹英色。”

基本含义

  • 指严寒干燥,形容天气非常寒冷干燥。

详细解释

  • 严枯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严指严寒,枯指干燥。它形容天气非常寒冷干燥,没有一丝水分。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土地干旱,植物枯萎的情况。

使用场景

  • 严枯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冬季或干旱季节的天气和土地状况。比如,可以用来形容寒冷干燥的冬天,或者形容旱季中土地的干旱程度。

故事起源

  • 《晋书·王献之传》中有这样一段故事:王献之是东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他的文章常常写到诗词中的花草树木,以及它们在不同季节中的状态。他写到冬天时,用了“严寒枯寒”来形容寒冷干燥的天气。后来,人们将“严寒枯寒”简化为“严枯”,作为形容天气或土地干燥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这个冬天真是严枯,连水管里的水都结冰了。2. 干旱的旱季,田地里的庄稼都严枯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严枯”这个成语与严寒干燥的冬天或干旱的旱季联系起来,形成记忆的联想。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与天气、季节、农业等相关的成语,如“瑟瑟发抖”、“冰天雪地”、“一穷二白”。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冬天的时候,小鸟不出来玩,因为天气太严枯了。2. 小学生:干旱的时候,土地变得严枯,庄稼都枯萎了。3. 初中生:冬天的北方非常严枯,没有一丝水分。4. 高中生:旱季的沙漠地区非常严枯,连一滴水都找不到。以上是关于“严枯”这个成语的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帮助!

拆字解意

严枯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