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自告在词典中的解释
gào

自告

拼音zì gào

注音ㄗㄧˋ ㄍ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自白;自首。《史记·淮南衡山列传》:“闻律先自告除其罪,又疑太子使 白嬴 上书发其事,即先自告,告所与谋反者 救赫 陈喜 等。”《东观汉记·苗光传》:“ 光 心不自安,诣黄门令自告。”《周书·柳庆传》:“ 广陵王欣 家奴面缚自告牓下。因此推穷,尽获党与。”

基本含义

  • 主动承认错误或过失。

详细解释

  • 自告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自”表示主动,第二个字“告”表示承认或报告。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自己主动承认自己犯了错误或犯了过失。它强调了一个人应该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且敢于承担责任。

使用场景

  • 自告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犯错或犯过失后,主动站出来承认,并且愿意接受相应的惩罚或责任。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景,比如工作环境中的错误承认、学校中的违纪行为、家庭中的过失认错等等。

故事起源

  • 关于自告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有一个著名的故事与之相关。相传,在古代中国,有一位名叫曹操的将军,他在一次战斗中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导致自己的部队遭受了重大损失。曹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站出来承认,并且接受了相应的责任和惩罚。这个故事成为了自告的象征。

成语结构

  • 自告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都有自己的含义,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意义。

例句

  • 1. 他犯了错误,但他很勇敢地自告,并接受了相应的处罚。2. 她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过失,于是毫不犹豫地自告,并主动承担了责任。

记忆技巧

  • 记忆成语可以使用联想的方法。对于自告这个成语,你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台上,面对众人,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你就可以更容易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学习成语的最佳方法之一是通过阅读和听故事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你可以阅读关于曹操的故事,了解他是如何自告并承担责任的。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考试中作弊了,但我很勇敢地自告,并接受了老师的批评。2. 初中生:我弄丢了班里的物品,我立即自告,并主动承担了寻找的责任。3. 高中生:我在比赛中犯规了,我毫不犹豫地自告,并接受了裁判的判决。4. 大学生:我在实验室犯了一个错误,我立即自告,并接受了导师的批评和指导。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自告”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