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终味
拼音shí bù zhōng wèi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shí bù zhōng wèi ㄕㄧˊ ㄅㄨˋ ㄓㄨㄙ ㄨㄟˋ
食不终味(食不終味)
同“ 食不甘味 ”。 三国 魏 曹植 《释愁文》:“坐不安席,食不终味,遑遑汲汲,或憔或悴。”
基本含义
- 指吃了某种美食后,仍然感觉无法满足,没有得到真正的满足感。
详细解释
- 形容人对于享受过的好事物无法满足,追求的欲望无止境。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追求物质享受,但始终感到不满足的心态。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有一则故事,鲁国有个叫季文子的人,他烹饪技艺非常高超,每次做出的菜肴都令人赞叹不已。有一天,他煮了一道菜,让人吃了之后觉得非常美味,但吃完后却感到无法满足,食不终味。后来,人们就用这个故事来形容对于享受过的好事物无法满足的心态。
成语结构
- 主语 + 食不终味
例句
- 1. 他买了一辆豪车,但很快就觉得食不终味,又开始追求更高级的车型。2. 她一直追求名利,但每次得到后都感到食不终味,心里始终觉得空落落的。
记忆技巧
- 可以用“吃不饱”的概念来记忆,将“食不终味”理解为吃了好吃的东西后仍然觉得饥饿,没有得到真正的满足感。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贪得无厌”、“求之不得”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吃了一块巧克力后还是觉得食不终味,想再吃一块。2. 初中生:他买了一部新手机,但用了几天就觉得食不终味了,又开始想着买新款。3. 高中生:他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但很快就感到食不终味,又开始追求更高的目标。4. 大学生:她买了一件心仪已久的衣服,但穿了几次后觉得食不终味,又开始关注其他时尚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