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至如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ì

至如

拼音zhì rú

注音ㄓㄧˋ ㄖ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连词。表示另提一事。《史记·游侠列传》:“ 韩子 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於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著於《春秋》,固无可言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蔡邕 铭思,独冠古今; 桥公 之鉞,吐纳典謨; 朱穆 之鼎,全成碑文,溺所长也。至如 敬通 杂器,準矱戒铭,而事非其物,繁略违中。”
    (2).连词。即便;即使。 元 乔吉 《小桃红·别楚仪》曲:“至如小子,十分不是,好处也想些儿。”
    (3).连词。倘若;与其。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一折:“至如个穷人家女孩儿到十六七,或是谁家来问亲,那家来做媒,你教女孩儿羞答答説甚的。”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四折:“去时节这一科松柏树儿高似我,至如道是长得疾,莫不是雨水多。”
    (4).极像。 汉 王充 《论衡·宣汉》:“ 五凤 三年,帝祭南郊,神光并见,或兴子谷,烛耀斋宫,十有餘日。明年祭后土,灵光復至,至如南郊之时。”

基本含义

  • 极其如同,如同极其

详细解释

  • 至如是一个修辞手法,用来形容两者之间的相似程度极高,几乎达到了完全一致的程度。它强调了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和接近程度。

使用场景

  • 至如可以用于各种语境,常见于文学作品、散文、诗歌和演讲等场合。它可以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的相似、相近或相仿。

故事起源

  • 至如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战国策·齐策四》中,记载了齐国的相国田文所说的一段话:“曷为至如?曷为至如?曷为至如?”意思是问为什么如此相似。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

  • 至如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相同的“至”字和两个相同的“如”字组成。

例句

  • 1. 他们姐妹俩长得至如同一个人。2. 这两件艺术品的风格至如出一辙。3. 他的演讲至如一副诗一样动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至如”与“完全一致”、“极其相似”等词语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相似程度有关的成语,如“如出一辙”、“如出一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两个玩具熊至如一模一样。2. 初中生:这两幅画的风格至如出一辙。3. 高中生:他们的观点至如一口之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