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五谷不分在词典中的解释
fēn

五谷不分

拼音wǔ gǔ bù fēn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wǔ gǔ bù fēn ㄨˇ ㄍㄨˇ ㄅㄨˋ ㄈㄣ

    五谷不分(五穀不分) 

    语出《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穀不分,孰为夫子?” 朱熹 集注:“五穀不分,犹言不辨菽麦尔,责其不事农业。”后多形容脱离生产实践,缺乏常识。《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你只看‘道千乘之国,使民以时’的那个‘时’字,﹝ 孔子 ﹞可是‘四体不勤,五穀不分’的人?” 谢觉哉 《由一个阶级变到另一个阶级》:“可惜我由蒙馆进了经馆就和这方面疏远了,渐渐成为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知识分子。”

基本含义

  • 指五种谷物无法区分,比喻不分好坏、轻重。

详细解释

  • 五谷不分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农耕社会,谷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食物。五谷不分指的是稻、麦、粟、黍、稷这五种谷物无法区分,意味着它们在价值和重要性上并无差别。这个成语比喻不分好坏、轻重,表示对人物、事物或观点的评价不分高低。

使用场景

  • 五谷不分这个成语常用于夸奖人们对待事物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一方。也可以用于批评人们对待事物不加区分,不分轻重。

故事起源

  • 五谷不分的故事起源于《论语·子罕篇》中的一则对话。孔子对弟子子罕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意思是说君子对待天下之人,没有适合的人,也没有不适合的人,只看是否符合道义。子罕回答:“然则与?”孔子说:“二三子,豪杰也,犹可以五谷不分。”这里的“五谷不分”比喻君子对待人们不分贵贱,只看是否有才德。

成语结构

  • 五谷不分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五谷”是主语,表示五种谷物, “不分”是谓语动词,表示不加区分。

例句

  • 1. 他对待下属非常公正,五谷不分。2. 这个老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五谷不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五谷”与稻、麦、粟、黍、稷这五种谷物进行联想,再结合“不分”的意思,形成一个形象记忆。例如,可以想象一个农田上的五种谷物混在一起,无法分辨出哪一种是哪一种。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评价无差别、不分轻重的成语,如“众口难调”、“一视同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对我们每个人都很好,五谷不分。2. 小学生:我觉得所有科目都很重要,五谷不分。3. 初中生:老师对待学生都很公平,五谷不分。4. 高中生:他对待不同学科的学习态度都很认真,五谷不分。5. 大学生:老师对我们的研究方向都一视同仁,五谷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