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端正月在词典中的解释
duānzhēngyuè

端正月

拼音duān zhēng yuè

注音ㄉㄨㄢ ㄓㄥ ㄩㄝ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指农历八月十五夜的月亮。是夜月最圆,故称。 唐 韩愈 《和崔舍人咏月》:“三秋端正月,今夜出东溟。”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品行举止端庄正直。

详细解释

  • 端正月是由“端庄正直”和“月”合成的一个成语,表示一个人的品行举止非常端庄、正直,没有任何不端之处。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表扬一个人的品德高尚,举止端庄,值得称赞。

故事起源

  • 关于“端正月”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是,这个成语的意义与传统的中国文化有关,强调人们应该保持端庄正直的品行。

成语结构

  • 成语“端正月”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其中“端正”表示端庄正直,“月”表示月份。

例句

  • 1. 他的言行举止一向端正月,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扬。2. 她的仪表端正月,给人一种非常好的印象。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端正月”与端庄的月亮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的品行举止如同月亮一样端庄正直,从而记住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品行举止有关的成语,如“言行举止”、“仪表端庄”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在课堂上的表现端正月,所以我很开心。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保持端正月的品行,做一个好榜样。3. 高中生:在面对考试诱惑时,我要坚持端正月的原则,不作弊。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端正月地对待学业,认真学习。5. 成人: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保持端正月的态度,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拆字解意

端正月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