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啮龁在词典中的解释
niè

啮龁

拼音niè hé

注音ㄋㄧㄝ ˋ ㄏ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咬。 清 陈梦雷 《抒哀赋》:“挈蚘首以啮齕兮,何将伯之却顾。”

基本含义

  • 形容争吵或争斗不休,不可调和的矛盾。

详细解释

  • 啮龁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啮意为咬,龁意为争斗。啮龁形容人们争吵或争斗不休,双方矛盾激烈,难以调和。

使用场景

  • 啮龁多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的争吵、争斗,特别是双方意见激烈,难以妥协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政治、商业、家庭等各个领域中的争执不休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昭公请教于孔子,问道:“君子与小人之间有什么不同?”孔子回答说:“君子以义为重,小人以利为重。”昭公接着问:“君子与小人之间如果发生争执,应该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君子会让步,小人则会争斗不休。”这个故事中的“争斗不休”就是啮龁的意思。

成语结构

  • 啮龁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容两方争吵不休,无法调和的矛盾。

例句

  • 1. 他们两个啮龁了一整天,最后还是没有达成共识。2. 兄弟之间啮龁不休,最后导致了家庭的破裂。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啮龁”与“争斗不休”的意思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两只动物互相咬斗,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形容争吵或争斗的成语,如“尔虞我诈”、“水火不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同学之间啮龁不休,老师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2. 初中生:班级里的两个同学啮龁了好几天,同学们都很烦恼。3. 高中生:政治课上同学们对一个问题啮龁不休,老师都被他们搞得头疼。4. 大学生:社团里的两个成员啮龁了好几个月,最后还是解散了。5. 成年人:家庭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啮龁不休,最后不得不选择分开。

拆字解意

啮龁词语造句